嘉石衡量法许平,海乡随处绝冤声。
馈鲜偶值悬鱼在,入觐真怜鬻马行。
九石潭边度梨岭,独峰江上见桐城。
名公行烈来贤事,碧落秋高老气横。
嘉石衡量法许平,海乡随处绝冤声。
馈鲜偶值悬鱼在,入觐真怜鬻马行。
九石潭边度梨岭,独峰江上见桐城。
名公行烈来贤事,碧落秋高老气横。
这首诗是明代林俊所作的《送汪可亭节推报政》。诗中以“嘉石衡量法许平”开篇,巧妙地将公正与公平的理念融入其中,展现出对汪可亭节推公正执法的赞美。接着,“海乡随处绝冤声”一句,进一步强调了汪可亭在处理案件时的公正无私,使得冤屈得以消除。
“馈鲜偶值悬鱼在,入觐真怜鬻马行”两句,通过具体的场景描绘,展现了汪可亭在为官期间的清廉形象。馈赠的鲜鱼恰巧与悬鱼(官员不得接受礼物)相呼应,而“鬻马行”则暗示他可能曾因公务需要而卖马,但这种行为并非出于贪欲,而是为了公事,体现了他的勤勉与牺牲精神。
“九石潭边度梨岭,独峰江上见桐城”两句,运用自然景观的描写,象征着汪可亭在不同地区为官的足迹,以及他对地方治理的贡献。九石潭、梨岭、独峰江、桐城等地名的使用,不仅丰富了画面感,也寓意着他跨越山川、深入基层,为百姓谋福利的决心和行动。
最后,“名公行烈来贤事,碧落秋高老气横”两句,是对汪可亭高尚品德和卓越功绩的高度评价。名公贤事,指的是他作为有名望的官员,所做的善举和事迹;“碧落秋高老气横”,则是以秋天高远的天空比喻他的品德如天高云淡,不随岁月而减退,展现出其人格魅力的永恒与高尚。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汪可亭为官事迹的描绘,表达了对其公正、廉洁、勤勉和高尚品德的赞赏,同时也寄托了对他的美好祝愿和敬仰之情。
高秋爽气生林末,山色朝来如黛泼。
西风洗天无閒云,万里天心正开豁。
群峰尽处见平原,漠漠宽闲水上村。
村西返照界斜影,千寻石壁当溪翻。
隔溪谁子爱林麓,直旁阴崖结茅屋。
墙支乱石就回岩,门向清流只横木。
水禽获水飞仍低,小舟度晚苍波迷。
行人趁渡半不及,夜来应借山家栖。
何物李在善模写,欲与造化混真假。
安得此境置吾人,一时突兀千万厦。
沃壤连溪山复深,安居粒食生林林。
眼前寒士皆大庇,杜陵千载同吾心。
圣明重辅理,推心任儒臣。
玉堂敞北扉,储养归陶钧。
商家礼三俊,周室须常人。
肆今黄阁老,蔼蔼伊周伦。
而我樗散质,亦与名材抡。
赖兹揩范在,启发倾仓囷。
岂徒事文字,衣钵传经纶。
我生颇辛苦,所怀非忧贫。
愿言策驽蹇,周道随清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