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是翛然地,停舟恰受风。
水源黎母出,地脉扶桑穷。
怪鸟藤花杂,嘉葩椰叶重。
棋枰不可见,伫立上洪濛。
亦是翛然地,停舟恰受风。
水源黎母出,地脉扶桑穷。
怪鸟藤花杂,嘉葩椰叶重。
棋枰不可见,伫立上洪濛。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神秘的潭口寻仙洞景象。诗人乘舟而来,停泊在一处清幽之地,恰好迎面吹来一阵轻风,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翛然地"三字,生动地刻画出环境的宁静与自由。
接着,诗人以“水源黎母出,地脉扶桑穷”两句,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神话传说融合,暗示着此地深藏着古老而神秘的力量。黎母,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创世女神;扶桑,是东方神木,常与日出相联系,象征着生命的起源与希望。这两句不仅丰富了画面的意象,也增添了诗歌的文化底蕴。
“怪鸟藤花杂,嘉葩椰叶重”则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奇异与生机。怪鸟与藤花交织,嘉葩与椰叶重重,构成了一幅色彩斑斓、充满生命力的画面。这里的“怪鸟”与“嘉葩”,既是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也是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探索。
最后,“棋枰不可见,伫立上洪濛”两句,以棋枰的隐喻,表达了对智慧与思考的追求。棋枰虽不可见,但诗人却能感受到其深远的意义,如同站在宇宙的洪荒之中,思考着生命、宇宙乃至存在的本质。这种超越物质层面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对精神世界的深刻洞察和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构建了一个既具自然之美又富含哲思的世界,展现了诗人对神秘、未知以及生命意义的探索与感悟。
张家承平四姓侯,门前列戟金成丘。
南来清贫家立壁,但有万卷书满楼。
云山极观半空写,下有花竹秀而野。
闭门读易已三年,乐天知命忘华颠。
我行湘中识此老,难兄莫年更枯槁。
从来戚畹须表劝,会听鸣珂趁朝早。
衡阳小隐虽深幽,去天尺五君无留。
貂蝉兜鍪何足道,君必不为猿鹤羞。
五十行过二,双鬓飒秋草。
平生素心人,谁与共兹抱。
今年庐山下,得子恨不早。
岁月幸同庚,诗书复同道。
惟应山南北,云母夜堪捣。
独生有先期,回崖讵难到。
丹经不我诳,白发须一扫。
看公须眉苍,杖钺督征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