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元范别后寄惠佳篇清叟次韵见示格律俱高咏叹不置因亦用韵写呈二兄聊发一笑·其二呈清叟》
《元范别后寄惠佳篇清叟次韵见示格律俱高咏叹不置因亦用韵写呈二兄聊发一笑·其二呈清叟》全文
宋 / 朱熹   形式: 古风

五十行过二,双鬓飒秋草。

平生素心人,谁与共兹抱。

今年庐山下,得子恨不早。

岁月幸同庚,诗书复同道。

惟应山南北,云母夜堪捣。

独生有先期,回崖讵难到。

丹经不我诳,白发须一扫。

看公须眉苍,杖钺督征讨。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朱熹所作的《元范别后寄惠佳篇清叟次韵见示格律俱高咏叹不置因亦用韵写呈二兄聊发一笑(其二)呈清叟》。全诗以友情和岁月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中“五十行过二,双鬓飒秋草。”描绘了岁月匆匆,两鬓斑白的情景,隐含着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感慨。“平生素心人,谁与共兹抱。”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志同道合之友的渴望,以及在孤独中寻求理解与共鸣的心境。“今年庐山下,得子恨不早。”流露出诗人对相遇太晚的遗憾,同时也表达了对新朋友的喜悦和珍惜。“岁月幸同庚,诗书复同道。”强调了与友人之间在年龄和学问上的契合,以及共同追求的精神世界。“惟应山南北,云母夜堪捣。”运用象征手法,暗示了朋友间的深厚情谊如同山间云母般珍贵,即使夜晚也能相互支持。“独生有先期,回崖讵难到。”表达了对友情的坚定信念,即使面对困难也能携手克服。“丹经不我诳,白发须一扫。”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忠诚和对未来的乐观态度,相信友情能超越时间和年龄的限制。“看公须眉苍,杖钺督征讨。”则是对友人形象的描绘,展现出一种成熟稳重、勇往直前的气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是一首充满人文关怀和哲理思考的作品。

作者介绍
朱熹

朱熹
朝代:宋   字:元晦   号:晦庵   籍贯:云谷老   生辰: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

朱熹(1130.9.15—1200.4.23),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受儒教祭祀。
猜你喜欢

初三日夜玩月至中秋日得诗·其二

新月过初弦,冰轮次第圆。

空中真见相,清极恍如仙。

旧雨苍苔地,新寒白露天。

匡床延伫久,不觉屡移前。

(0)

衡山福严寺二十三题为梓上人赋·其十八煨芋嵓

彼美山中芋,轮囷类饿鸱。

暖生松火夜,香透竹炉时。

虎迹群行满,猿声独啸悲。

邺侯知味否,莫比御烧梨。

(0)

发古城铺

黄蒿古城风捲沙,涧头衰树啼寒鸦。

岁云暮矣霜露积,夜如何其星汉斜。

满衣落月行人起,马上梦魂犹在家。

(0)

杂诗七首·其七

河淮厌兵祸,城邑多荒榛。

百里无几家,但见风起尘。

燕雀归果树,豺虎饥食人。

乡来脂膏地,死骨今如银。

流亡使复业,牛种当及春。

安得百龚召,错落为拊循。

征讨尚未息,奈何尔遗民。

(0)

题捕鱼图·其一

水光不动棹声迟,阿母舟中坐哺儿。

却笑世途风浪恶,人家骨肉苦分离。

(0)

分水关和朱明仲韵·其二

雨后平林逗翠光,与君携手下崇冈。

小桥跨涧村舂急,老树吹花野店香。

远路出关如独鹤,好山对岸似群羊。

金川亭下披襟坐,日暮不胜岚气凉。

(0)
诗词分类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孙楚 段玉裁 周葵 任翻 董恂 刘晏 程宿 冯京 韩忠彦 陈尧叟 郑颢 杨士芳 马援 刘沆 李方膺 全思诚 吴季子 郑伯熊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