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轮沧海月,依旧去年明。
异县孤村夜,中原万里情。
声飘芦笛远,光湛铁衣清。
愿照逃亡屋,乾坤一治平。
一轮沧海月,依旧去年明。
异县孤村夜,中原万里情。
声飘芦笛远,光湛铁衣清。
愿照逃亡屋,乾坤一治平。
这首元代诗人许恕的《辛丑中秋》以中秋佳节为背景,描绘了一幅深沉而富有哲理的画面。诗中通过“一轮沧海月,依旧去年明”开篇,巧妙地运用了“沧海月明珠有泪”的典故,暗示着时光流转,但自然之美永恒不变的主题。接着,“异县孤村夜,中原万里情”两句,将读者的思绪从自然景观引向更广阔的历史与情感层面,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和祖国的深切思念。
“声飘芦笛远,光湛铁衣清”则进一步渲染了中秋之夜的氛围,芦笛声悠扬,铁衣在月光下显得格外清冷,营造出一种既宁静又略带凄凉的意境。最后,“愿照逃亡屋,乾坤一治平”表达了诗人对和平与安宁的渴望,希望这轮明月能照亮那些流离失所的人们,带来社会的和谐与安定。
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深远,不仅展现了中秋佳节的自然美景,更蕴含了诗人对家国情怀的深刻思考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对于社会现实的关怀与反思。
钟梵经行罢,香林坐入禅。
岩庭交杂树,石濑泻鸣泉。
水月心方寂,云霞思独玄。
宁知人世里,疲病得攀缘。
玄天幽且默。
群议曷嗤嗤。
圣人教犹在。
世运久陵夷。
一绳将何系。
忧醉不能持。
去去行采芝。
勿为尘所欺。
玄蝉号白露。
兹岁已蹉跎。
群物从大化。
孤英将奈何。
瑶台有青鸟。
远食玉山禾。
昆仑见玄凤。
岂复虞云罗。
荒哉穆天子。
好与白云期。
宫女多怨旷。
层城闭蛾眉。
日耽瑶池乐。
岂伤桃李时。
青苔空萎绝。
白发生罗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