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舌声中柳色新,桃花何处斗青春。
可怜涧道清如旧,不共当时洗足人。
百舌声中柳色新,桃花何处斗青春。
可怜涧道清如旧,不共当时洗足人。
这首诗描绘了清明时节,诗人经过南禅寺时,对往昔友人李伯实的怀念之情。通过景物的变迁与对比,表达了时光流逝、人事不再的感慨。
首句“百舌声中柳色新”,以百舌鸟的鸣叫声衬托出柳树在春天的新绿,生动展现了初春生机勃勃的景象。次句“桃花何处斗青春”,则将桃花与柳树进行对比,暗示桃花虽美,却不及柳树的生机盎然,同时也引出了对青春易逝的思考。
后两句“可怜涧道清如旧,不共当时洗足人”,进一步深化了主题。涧水依旧清澈,但与之共赏美景、一同洗足的朋友却已不在身边。这里的“洗足”并非实指,而是借用了古代文人雅士游山玩水时洗脚的习俗,象征着与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共同经历的美好时光。诗人通过这一细节,表达了对逝去友情的怀念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载体,巧妙地融入了个人情感与哲理思考,既展现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也流露出对生命短暂、友谊珍贵的深刻感悟。
驱车出严关,触热归路长。
一雨群物苏,吾行亦清凉。
漓水自南去,湘流正洋洋。
眷言二三友,跋马勤送将。
萧然短长亭,每语夜未央。
张子名家驹,千里方腾骧。
杨郎岭中彦,而能敛锋铓。
延陵旧所熟,气味固难忘。
向来幕府游,三秀丽斋房。
居然出别语,分袂楚粤乡。
人生会有别,勿悲参与商。
独有赠言意,临岐更平章。
风俗易移人,宦途剧羊肠。
千钧有不守,决去飞鸟翔。
要当勉自持,诗书作金汤。
他年相会处,刮目看增光。
为谢桂父老,无泽留一方。
惟余石间字,时与洗苔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