蔷薇经雨陨轻黄,芍药翻阶竹笋长。
年少往来长不住,恰如蜂蝶为花忙。
蔷薇经雨陨轻黄,芍药翻阶竹笋长。
年少往来长不住,恰如蜂蝶为花忙。
这首诗描绘了初夏时节的自然景象与情感流露,充满了细腻的观察与生动的比喻。
首句“蔷薇经雨陨轻黄”,以蔷薇花在雨后凋零,颜色变得淡黄,形象地展现了初夏雨后的景象,同时也暗示了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蔷薇的轻柔与雨后的凋零,构成了一种淡淡的哀愁氛围。
次句“芍药翻阶竹笋长”,转而描绘了芍药花开满阶,竹笋破土而出的生机勃勃之景。芍药的繁盛与竹笋的成长,象征着生命力的旺盛与成长的力量,与前句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自然界中既有衰败也有新生的循环规律。
第三句“年少往来长不住”,将人的情感融入自然景象之中,表达了对时光易逝、青春难驻的感慨。这里的“年少”不仅指自然界中的生命阶段,也暗含了对人生短暂、岁月无情的深刻反思。
最后一句“恰如蜂蝶为花忙”,以蜜蜂和蝴蝶忙碌于花间,象征着生命的活力与追求。这不仅是对自然界生物行为的描述,也是对人类生活状态的一种隐喻,强调了生命的意义在于不断探索、追求与创造。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巧妙地融入了对时间、生命、情感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独特感悟。
辞赋文章能者稀,难中难者莫过诗。
直应吟骨无生死,祗我前身是阿谁。
平津旧东阁,深巷见南山。
卷箔岚烟润,遮窗竹影闲。
倾茶兼落帽,恋客不开关。
斜照窥帘外,川禽时往还。
君承明主意,日日上丹墀。
东阁论兵后,南宫草奏期。
人稀傍河处,槐暗入关时。
独遣吴州客,平陵结梦思。
是法从生有,脩持历劫尘。
独居岩下室,长似定中身。
树老风终夜,山寒雪见春。
不知诸祖后,传印是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