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水天一色,寺楼波底看。
钟鸣长空夕,月出孤舟寒。
映酒见山火,隔帘闻夜滩。
紫鳞掣芳饵,红烛然金盘。
良友兴正惬,胜游情未阑。
此中堪倒载,须尽主人欢。
汉水天一色,寺楼波底看。
钟鸣长空夕,月出孤舟寒。
映酒见山火,隔帘闻夜滩。
紫鳞掣芳饵,红烛然金盘。
良友兴正惬,胜游情未阑。
此中堪倒载,须尽主人欢。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悠闲的山水画面,表达了诗人在自然景色中寻得一份超然物外的快乐。开篇“汉水天一色”展现了广阔的水天相连,给人以无垠的感觉。紧接着,“寺楼波底看”则是从水面仰望寺庙,既描绘了景致,也映射出诗人的心境。
钟鸣长空夕,月出孤舟寒,这两句不仅形象地描绘了傍晚时分的宁静与凉意,还透露出诗人在这宁静中的感受。钟声在空中回荡,月亮照耀着孤独的小船,此情此景令人心旷神怡。
“映酒见山火,隔帘闻夜滩”两句,则通过对比手法,突出了诗人所处的环境和心理状态。这里的“山火”可能是指远处山上的灯火或是秋天放牧时的火光,这与“映酒”的温馨形成鲜明对比,而“隔帘闻夜滩”则增添了一份神秘感。
接下来的“紫鳞掣芳饵,红烛然金盘”描绘了宴席上的景象,不仅展示了当时的奢华,也反映出诗人对美好生活的享受和赞美。
“良友兴正惬,胜游情未阑”表达了诗人与朋友间的愉悦心境,以及对这次游历的满足。最后,“此中堪倒载,须尽主人欢”则强调了诗人希望把这份美好的时光完全享受下去,以满足主人的喜悦。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浓郁的情感,展现了一场山水间的宴会,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赞颂,也是对人生一刻之欢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