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走笔谢邓念斋太守惠佳荔》
《走笔谢邓念斋太守惠佳荔》全文
明 / 湛若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荔枝三百坡翁啖,四百笼来何太多。

颗颗念翁二百遍,白云还写谢公歌。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湛若水所作的《走笔谢邓念斋太守惠佳荔》。诗中以荔枝为引子,表达了对友人邓念斋太守赠送佳荔的感激之情。

首句“荔枝三百坡翁啖,四百笼来何太多”,诗人以夸张的手法描述了荔枝的数量之多,三百坡的荔枝被享用,四百笼的荔枝送至,显现出赠礼的慷慨与盛情。这里不仅描绘了荔枝的丰饶,也暗含了对友人慷慨解囊、深情厚谊的赞美。

接着,“颗颗念翁二百遍,白云还写谢公歌”两句,诗人将情感进一步深化。每一颗荔枝都被他念叨了二百遍,这不仅是对荔枝数量的强调,更是对友人深情厚谊的深切感激。诗人想象着白云也仿佛在书写着对谢公(此处指友人)的歌颂,以此表达自己对这份礼物和友情的珍视与感激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写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友人深情厚谊的感激与赞美,同时也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中对于友情、感恩等主题的深刻探讨。

作者介绍
湛若水

湛若水
朝代:明   字:元明   号:甘泉   籍贯:广东增城   生辰:1466—1560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猜你喜欢

题董邦达摹宋马远潇湘八景图·其三山市晴岚

林端岩际翠模糊,坛酿新篘已可酤。

西去巴陵上三峡,流风何处觅当垆。

(0)

馥馥溪风度,亭亭镜影平。

朅来看五沃,宜是对三庚。

画出难称艳,品中无比清。

贴波云锦布,彷佛似蓬瀛。

(0)

题慎郡王黄山三十六峰图·其二十八狮子

文殊骑以来,化石昂其首。

每当万籁寂,似闻一声吼。

(0)

题慎郡王黄山三十六峰图·其十八云际

出岫云成峰,云峰岫难辨。

依稀听其间,似吠淮南犬。

(0)

李伯时蜀江图歌

岷山导江几千里,神禹底绩犹堪指。

龙眠绘事秘府多,食蔗至是观止矣。

休论待诏重临摹,定知此李胜彼李。

古澹天然意匠营,长歌约略记起止。

石纽秋风落日斜,剔鬟往圣生于此。

蚕丛鱼凫开国事,谪仙已莫详原委。

江走白沙山紫微,楼延万象供凭视。

灵嵓授记忆当年,卧牛伏龙连玉垒。

万春大面列遥屏,青城故宅传花蕊。

三十六峰峰各殊,巀嶭嵚崎复岌嶬。

万里桥头杜老居,浣花溪畔薛家址。

锦官城外柏森森,丞相祠堂何处是。

双流迤逦接新津,彭女如螺云表峙。

嘉眉古眉唐析之,名园晚赋想高士。

李陆刘白号四贤,巴王有庙荒烟里。

空闻古洞说岑翁,不辨三生迹李氏。

萧滩魏沱十六巡,台名八阵归倾圮。

瞿塘峡口滟滪堆,赤甲白盐连夔子。

行云行雨识高唐,雄风披处兰台毁。

五音六律中琴声,掉石滩平舟可舣。

纵横全蜀览无馀,太冲有赋难擅美。

画禅室中精鉴人,且拜下风称胜米。

同时四美萃中舍,潇湘九歌及女史。

聚散散聚凡几经,宗伯一一详志已。

此去宗伯逾百年,其间幸未遭兵燬。

江村詹事亦好古,才于四中得半耳。

犹自诩为席上珍,作诗艳论澄心纸。

乃今四美具一室,赏心乐事无伦比。

寓意于物不留意,咄咄是吾乃所以。

(0)

是日望香山未至漫题三绝·其二

侧峰横岭罨浓青,纵目云开列翠屏。

待我吟诗应计日,芙蓉坪外半山亭。

(0)
诗词分类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诗人
王景 李公麟 沈晦 金圣叹 孙道绚 高凤翰 白行简 苏味道 胡仔 文偃 祖咏 唐珙 黄公绍 晁公武 焦竑 符曾 戴冠 冯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