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名预兆共占榴,手植殷勤待举秋。
正喜实三梅子熟,何期获一稻孙收。
门虽题字惭凡鸟,巢是侨居笑拙鸠。
终羡双雏随老凤,朝阳萋菶碧梧稠。
科名预兆共占榴,手植殷勤待举秋。
正喜实三梅子熟,何期获一稻孙收。
门虽题字惭凡鸟,巢是侨居笑拙鸠。
终羡双雏随老凤,朝阳萋菶碧梧稠。
这首诗以“瑞榴”为题,描绘了诗人对家中所种石榴树结出果实的喜悦之情,以及对石榴树下幼鸟成长的期待与感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象征和比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长过程的欣赏与敬畏。
首联“科名预兆共占榴,手植殷勤待举秋”,开篇即点明了石榴树与科举功名之间的关联,诗人亲手种植的石榴树寄托了对未来科举考试成功的期盼。这里,“预兆”暗示了对未来的美好祝愿,“殷勤”则表达了对石榴树的精心照料。
颔联“正喜实三梅子熟,何期获一稻孙收”,转而描述了石榴树上果实成熟的情景。诗人欣喜于石榴树上结出了三个成熟的果实,却意外地收获了一颗稻谷,这既是对自然界的惊喜发现,也是对生活中的意外之喜的感慨。
颈联“门虽题字惭凡鸟,巢是侨居笑拙鸠”,通过对比门上的题字与鸟巢,诗人表达了对自己身份或地位的谦逊态度,同时也以“拙鸠”自嘲,体现了诗人幽默风趣的一面。
尾联“终羡双雏随老凤,朝阳萋菶碧梧稠”,诗人以“双雏”象征新生事物的成长,表达了对它们能够跟随“老凤”(可能指前辈或成功人士)一同成长的期望。同时,朝阳、萋菶(草木茂盛的样子)和碧梧(绿色的梧桐树)的描绘,营造了一幅生机勃勃、充满希望的画面,寓意着未来充满了无限可能。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也蕴含了对人生、事业及家庭生活的美好愿景,体现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对和谐共生、积极向上生活态度的追求。
十月冻墙隈,英英见早梅。
应从九地底,先领一阳来。
紫膜纷纷脱,黄肤迤迤开。
得风浑自变,与雪欲成堆。
细晕轻檀口,浓妆腻粉腮。
月娥身解写,青女手能裁。
冷艳浮冰沼,清香落玉杯。
只忧融乳酪,不惜露琼瑰。
避妒情堪重,禁寒术可猜。
有谁怜寂寞,尽日独徘徊。
共语诚无计,将题耻不才。
东邻夜夜客,莫放笛声哀。
听得提壶沽美酒。人道杏花深处有。
杏花狼藉鸟啼风,十分春色今无九。麝煤销永昼。
青烟飞上庭前柳。画堂深,不寒不暖,正是好时候。
团团宝月凭纤手。暂借歌喉招舞袖。
真珠滴破小槽红,香肌缩尽纤罗瘦。投分须白首。
黄金散与亲和旧。且衔杯,壮心未落,风月长相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