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张元帅谓予国已亡矣杀身以忠谁复书之予谓商非不亡夷齐自不食周粟人臣自尽其心岂论书与不书张为改容因成一诗》
《张元帅谓予国已亡矣杀身以忠谁复书之予谓商非不亡夷齐自不食周粟人臣自尽其心岂论书与不书张为改容因成一诗》全文
宋 / 文天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高人名若浼,烈士死如归。

智灭犹吞炭,商亡正采薇。

岂因徼后福,其肯蹈危机。

万古春秋义,悠悠双泪挥。

(0)
注释
高人:高尚的人。
名若浼:名声受损。
烈士:为国捐躯的人。
死如归:如同回家般从容。
智灭:面临灭亡。
犹吞炭:坚守不移。
商亡:商朝衰败。
采薇:象征隐居或坚守节操。
岂因:并非因为。
徼后福:追求侥幸的幸福。
蹈危机:面对危险。
春秋义:千古流传的道义。
悠悠:长久不断。
双泪挥:两行泪水挥洒。
翻译
高尚的人即使名声受损,烈士为国捐躯如同回家。
智慧者即使面临灭亡仍能坚守,商朝衰败时他们选择采薇而食以明志。
他们并非为了追求个人的侥幸幸福,而是愿意面对危险的境地。
他们的精神永载史册,千古流传,只留下两行泪水长流。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爱国将领文天祥的作品,表现了他对国家忠诚和个人的悲壮情怀。

“高人名若浼,烈士死如归。”这两句通过比喻表达了诗人对于英雄人物的崇敬之情。高人指的是品德高尚的人,他们即使面临死亡也像回家一样毫不犹豫,这种精神状态令人钦佩。

“智灭犹吞炭,商亡正采薇。”智者遇到灾难时仍然坚守自己的原则,就像是吞下了炭火一般,不会改变初衷。商朝虽然已经覆灭,但诗人依旧在收集着遗留的文化精华(薇是野生的香草,常用来比喻古代遗留的文化)。

“岂因徼后福,其肯蹈危机。”这两句表达了对英雄人物不畏惧牺牲、勇于冒险的赞美。他们不会因为追求未来的幸福而避开眼前的危险。

“万古春秋义,悠悠双泪挥。”诗人在这里抒写了永恒的忠义之情和无尽的哀愁。这两句通过“万古春秋”强调了忠诚与正义的情操是跨越时空的,而“悠悠双泪”则流露出了诗人对国家命运、个人遭遇的深切感慨。

整首诗充满了悲壮豪迈的情怀,体现了诗人坚定的爱国立场和不屈不挠的人格魅力。

作者介绍
文天祥

文天祥
朝代:宋   字:履善   籍贯:浮休道   生辰:1236.6.6-1283.1.9

文天祥(1236年6月6日-1283年1月9日),初名云孙,字宋瑞,一字履善。道号浮休道人、文山。江西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富田镇)人,宋末政治家、文学家,爱国诗人,抗元名臣,与陆秀夫、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宝祐四年(1256年)进士第一。开庆元年(1259年),补授承事郎、签书宁海军节度判官。咸淳六年(1270年)四月,任军器监、兼权直学士院,因草拟诏书有讽权相贾似道语,被罢官。
猜你喜欢

蓬门

新笋绿沿坡,蓬门谁见过。

社寒来燕少,晚雨落花多。

瘦骨诗医俗,衰容酒借和。

故园空有梦,客路正风波。

(0)

閒里

閒里身心得自如,春风茅屋燕同居。

松花满地溪云滑,一榻晴窗卧看书。

(0)

再次前韵酬赵宝学

佳章一见一开颜,读向寒窗到日斑。

笔阵知公来似雨,诗肩笑我耸如山。

皂雕气欲凌千里,老骥身犹绊六闲。

闻说汉庭思祭酒,诏书相继促河间。

(0)

安灵龙潭

流水淼无际,其源遍坤舆。

压之以山麓,壅淤谁与疏。

神物夜相宅,风雷发欷歔。

擘开苍玉峡,泻作清泠渠。

安得探其穴,扁舟武陵渔。

吾闻覆载閒,不过一身如。

九窍互开閤,血肤乃张舒。

其閒或积滞,气郁成痈疽。

山泽本通气,自然厥中虚。

明河转地轴,乔岳并郊墟。

脉络无不寓,地行乃其馀。

请观千丈瀑,高出康谷庐。

(0)

布袋和尚颂

行也布袋,坐也布袋。放下布袋,多少自在。

(0)

米元章临右军玉润帖赞

熠煜客星,颙逵之伍乎。轩冕相禅,泉石之妩乎。

美疢恶石,天所痼乎。情之所钟,同此趣乎。

排九阊之云,巫咸之诉乎。

后千年有人,垤泽之呼乎。

(0)
诗词分类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诗人
释敬安 吴镇 王廷相 沈与求 苏洵 吕南公 朱敦儒 王国维 屈原 梁启超 骆宾王 纳兰性德 颜真卿 韦庄 皇甫冉 丘浚 程嘉燧 陈三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