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诏出禁庭中,催起慈峰住鄮峰。
今日开堂宣妙法,祥云瑞气罩虚空。
一封诏出禁庭中,催起慈峰住鄮峰。
今日开堂宣妙法,祥云瑞气罩虚空。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高僧在接受皇帝诏令后,返回自己的住所准备进行佛法传授的情景。"一封诏出禁庭中,催起慈峰住鄮峰"表明皇帝的命令如同一股清泉流淌,唤醒了慈峰和尚,使他回到自己的山峰之巢;"今日开堂宣妙法"则指示今天是开启佛法讲座,传授深奥妙谛之日;"祥云瑞气罩虚空"形容场景的庄严与神圣,祥瑞之气弥漫天际,如同祥云笼罩在无边的虚空之中。
诗中的意境和用词都表现出一种尊贵、肃穆而又充满祝福的氛围。通过这几句话,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代高僧传法时的庄重与神圣,以及皇权对佛教活动的支持与认可。这首诗不仅是对场景的描绘,也反映了当时社会中宗教与政治互动的一种状态。
一水划山入,万树围如屏。
树杪露佛屋,倒影临波清。
栖霞山畔草,直到门前青。
不信岩花发,六月犹啼莺。
山深无夏春,日夕凉风生。
野花烟外飘,随风落檐楹。
闲鸟学书声,遥答流泉鸣。
天香何处来,寻之了无形。
时有樵夫至,带雨叩柴荆。
坐久客亦返,携得秋光行。
叩舷恣幽讨,性僻耽林泉。
晴旭丽朝采,暖破梅花妍。
低篷何所诣,溪路相洄沿。
云木乱无次,隐有疏钟传。
来依妙香窟,冷赏咨秋烟。
颇爱胜公书,腕力追平原。
仿佛仙坛记,留证金石缘。
苍松起幽籁,风动鸣孤弦。
亭亭影交翳,浩气流眉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