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冻墙隈,英英见早梅。
应从九地底,先领一阳来。
紫膜纷纷脱,黄肤迤迤开。
得风浑自变,与雪欲成堆。
细晕轻檀口,浓妆腻粉腮。
月娥身解写,青女手能裁。
冷艳浮冰沼,清香落玉杯。
只忧融乳酪,不惜露琼瑰。
避妒情堪重,禁寒术可猜。
有谁怜寂寞,尽日独徘徊。
共语诚无计,将题耻不才。
东邻夜夜客,莫放笛声哀。
十月冻墙隈,英英见早梅。
应从九地底,先领一阳来。
紫膜纷纷脱,黄肤迤迤开。
得风浑自变,与雪欲成堆。
细晕轻檀口,浓妆腻粉腮。
月娥身解写,青女手能裁。
冷艳浮冰沼,清香落玉杯。
只忧融乳酪,不惜露琼瑰。
避妒情堪重,禁寒术可猜。
有谁怜寂寞,尽日独徘徊。
共语诚无计,将题耻不才。
东邻夜夜客,莫放笛声哀。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十月时节梅花初放的画面,充满了生机与希望。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精美,是一篇典型的咏梅之作。
"十月冻墙隈,英英见早梅"两句设定了整首诗的情景,十月即农历十月,大致相当于公历十一月份,这时节梅花已经开始开放。"英英"形容梅花的清丽脱俗,"早梅"则强调其先锋之美。
接着的四句"应从九地底,先领一阳来。紫膜纷纷脱,黄肤迤迤开。得风浑自变,与雪欲成堆。细晕轻檀口,浓妆腻粉腮"描绘了梅花的生长过程和外观特征。九地底指的是地下深处,一阳来则是春天的到来。紫膜、黄肤都是形容梅花初放时的颜色与质感,细晕轻檀口等句,则具体描写了梅花的美丽。
"月娥身解写,青女手能裁。冷艳浮冰沼,清香落玉杯。只忧融乳酪,不惜露琼瑰。避妒情堪重,禁寒术可猜"一段,诗人借用神话故事中的月娥、青女来比喻梅花的洁白无暇,同时也表达了对梅花清香不与俗世中的人间美好相比的心意。融乳酪和露琼瑰都是形容梅花清香的不同状态,避妒情堪重、禁寒术可猜则是说人们对于这种美好应有所保守,不让它被外界的干扰破坏。
最后四句"有谁怜寂寞,尽日独徘徊。共语诚无计,将题耻不才。东邻夜夜客,莫放笛声哀"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梅花之美的独自欣赏,以及对自己的文学才能略感不足的情绪。东邻夜夜客,可能是诗人希望与同道中人共同享受这份美好,但又担心自己的才华不足以表达这份美好所致。
整首诗通过对梅花的细腻描写,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个在严寒冬日里依然热爱着生命与美好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