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晚泊牛渚》
《晚泊牛渚》全文
唐 / 刘禹锡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芦苇晚风起,秋江鳞甲生。

残霞忽变色,游雁有馀声。

戍鼓音响绝,渔家灯火明。

无人能咏史,独自月中行。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wǎnniúzhǔ
táng / liú

wěiwǎnfēngqiūjiānglínjiǎshēng
cánxiábiànyóuyànyǒushēng

shùyīnxiǎngjuéjiādēnghuǒmíng
rénnéngyǒngshǐyuèzhōngxíng

注释
芦苇:形容植物在晚风中摇摆。
晚风:傍晚的风。
秋江:秋天的江面。
鳞甲生:比喻江面波光粼粼。
残霞:夕阳剩余的红霞。
变色:颜色变化。
游雁:迁徙的大雁。
馀声:遗留的声音。
戍鼓:守卫边疆的鼓声。
音响绝:声音消失。
渔家灯火:渔民家的灯光。
明:明亮。
咏史:吟咏历史。
月中行:在月光下行走。
翻译
夜晚芦苇随风摇曳,秋日江面泛起波光粼粼。
残余的晚霞突然变换色彩,南飞的大雁留下悠长回音。
戍楼的鼓声渐渐消失,渔家的灯火却明亮照人。
无人能够吟咏历史,我独自在月光下漫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傍晚的江景图。"芦苇晚风起,秋江鳞甲生"中,“晚风”给人以凉爽之感,而“鳞甲生”则形象地表达了水生生物在秋季的变化,营造出一种萧瑟的氛围。接下来的"残霞忽变色,游雁有馀声",诗人通过对晚霞和飞鸟叫声的描写,传递了一种孤寂与愁苦的情感。

在"戍鼓音响绝,渔家灯火明"中,"戍鼓"指的是边塞的警报之声,而"渔家灯火明"则是对渔民夜晚生活的一种温馨描绘。这里既有边地的荒凉,也有生活的宁静。

最后两句"无人能咏史,独自月中行"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长河中的沉浮和个人命运的感慨,同时也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孤独感。诗人似乎在说,他是那么地独自一人,在这宁静的夜晚,伴随着明亮的月光,行走于历史的长河之中。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人事活动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一个孤寂而深邃的意境。

作者介绍

刘禹锡
朝代:宋

猜你喜欢

行香子·其一福州作

好雨当春,要趁归耕。况而今、已是清明。小窗坐地,侧听檐声。恨夜来风,夜来月,夜来云。

花絮飘零。莺燕丁宁。怕妨侬、湖上闲行。天心肯後,费甚心情。放霎时阴,霎时雨,霎时晴。

(0)

和陶田舍始春怀古二首,并引·其二

茅茨破不补,嗟子乃尔贫。

菜肥人愈瘦,灶闲井常勤。

我欲致薄少,解衣劝坐人。

临池作虚堂,雨急瓦声新。

客来有美载,果熟多幽欣。

丹荔破玉肤,黄柑溢芳津。

借我三亩地,结茅为子邻。

鴃舌倘可学,化为黎母民。

(0)

双石,并叙

梦时良是觉时非,汲水埋盆故自痴。

但见玉峰横太白,便从鸟道绝峨眉。

秋风与作烟云意,晓日令涵草木姿。

一点空明是何处,老人真欲住仇池。

(0)

松江鲈鱼

鲈出鲈乡芦叶前,垂虹亭上不论钱。

买来玉尺如何短,铸出银梭直是圆。

白质黑章三四点,细鳞巨口一双鲜。

秋风想见真风味,祗是春风已迥然。

(0)

听雨

归舟昔岁宿严陵,雨打疏篷听到明。

昨夜茅檐疏雨作,梦中唤作打篷声。

(0)

木笔花

亭亭花一树,乍发小墙东。

碧管描春色,丹锋点化工。

凝窗时染翰,弄影日书空。

莫问龙蛇事,临池兴不穷。

(0)
诗词分类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诗人
李贺 陆龟蒙 胡寅 全祖望 程俱 米芾 陈镒 文彦博 于谦 张孝祥 李孝光 陆求可 王炎 何梦桂 诗经 张嵲 朱松 林则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