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双石,并叙》
《双石,并叙》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梦时良是觉时非,汲水埋盆故自痴。

但见玉峰横太白,便从鸟道绝峨眉。

秋风与作烟云意,晓日令涵草木姿。

一点空明是何处,老人真欲住仇池。

(0)
注释
梦时:梦境中。
觉时:醒来时。
玉峰:形容山峰洁白如玉。
太白:指太白山,中国名山。
鸟道:险峻山路上供飞鸟通行的小径。
峨眉:另一座著名的山脉。
秋风与作烟云意:秋风吹过,仿佛带来云雾缭绕的意境。
晓日令涵草木姿:黎明的阳光使花草树木显得更加生机盎然。
空明:清澈明亮。
仇池:古地名,此处代指诗人向往的隐居之地。
翻译
梦境中的一切似乎是真实的,醒来后却发现并非如此,汲水倒进盆中显得格外痴傻。
只看见如玉的山峰横亘在太白山,鸟道也被阻断在峨眉之巅。
秋风吹过,仿佛带着烟云的思绪,拂晓的阳光使万物充满生机。
那一点明亮究竟来自何方?我真想在此地的仇池山居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状态和心境。开篇“梦时良是觉时非”表达了对现实与梦境的区别,以及诗人内心对于梦境中美好事物的向往。而“汲水埋盆故自痴”则显示出诗人对于世俗之事持有一种玩世不恭、超脱的心态,似乎在用这种行为来逃避现实。接着,“但见玉峰横太白,便从鸟道绝峨眉”中“玉峰”和“太白”都是指山名,这里的意象丰富,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诗人表达了想要超脱尘世、远离喧嚣的心愿。

在下片,“秋风与作烟云意,晓日令涵草木姿”中秋风和晓日都是描写自然环境的笔触,这里通过秋风和晓日对景物的影响来表达诗人内心的情感和意境。最后,“一点空明是何处,老人真欲住仇池”则表现出诗人对于清净之地的向往,以及想要在这样的环境中安顿心灵的愿望。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这不仅是诗人的内心写照,也反映出古代文人对于自然与生命本质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绝句为黄定之解嘲

二月桃源踏落花,桃花千树烂于霞。

人家各占桃花里,一径桃花是一家。

(0)

农夫二首·其一

兴到溪头散步,倦来石罅欹眠。

不愿圣明捐税,但求雨泽零田。

(0)

鹊踏花翻.稻畦

秋水蒹葭,夕阳禾黍,一行雁字青天写。

望来北陌南阡,紫粒红芒,低垂颖粟迎风亚。

白云堆里晚花香,黄茅屋外镰刀挂。䆉稏。

蓦地鸬鹚飞下。畦边唼呷呼儿打。

不道天与丰盈,物宜咸若,何惜区区者。

不如酤酒乐西成,好齐物我忘虞诈。

(0)

忆江南.本意九首·其九

江南忆,缆系万峰坳。

把酒望穷林屋洞,移船来自石岩桥。湖水浸山腰。

(0)

如梦令.冬闺

冬尽园林如扫。此日梅花尚早。

独坐也无聊,好个霜天清晓。啼鸟。啼鸟。

肠断半生梦杳。

(0)

踏莎行.秋望

壁蛚啼寒,林蜩唱晓。凭栏四望迷衰草。

蓼汀零雁带霜栖,孤城画角愁多少。

五亩犹荒,重门不扫。愁容一夜经秋老。

几回搔首问苍天,苍天黯黯行云杳。

(0)
诗词分类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诗人
谢道韫 武则天 杭世骏 杨素 端方 陈尧佐 崔国辅 李治 黄巢 赵时春 方文 华幼武 包世臣 赵雍 王实甫 谢庄 张廷玉 游酢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