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松江鲈鱼》
《松江鲈鱼》全文
宋 / 杨万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鲈出鲈乡芦叶前,垂虹亭上不论钱。

买来玉尺如何短,铸出银梭直是圆。

白质黑章三四点,细鳞巨口一双鲜。

秋风想见真风味,祗是春风已迥然。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ōngjiāng
sòng / yángwàn

chūqīngqiánchuíhóngtíngshànglùnqián

mǎiláichǐduǎnzhùchūyínsuōzhíshìyuán

báizhìhēizhāngsāndiǎnlínkǒushuāngxiān

qiūfēngxiǎngjiànzhēnfēngwèishìchūnfēngjiǒngrán

注释
鲈:鲈鱼。
乡:故乡。
芦:芦苇。
叶:叶子。
垂虹亭:地名,可能指有垂虹状桥梁的亭子。
不论钱:不用论价,免费或价格低廉。
玉尺:珍贵的尺子,比喻高标准。
短:短小。
银梭:银色的梭子,用来织布。
直是:确实是。
白质:鱼身上的白色部分。
黑章:黑色斑点。
细鳞:细小的鳞片。
巨口:大嘴。
鲜:新鲜。
秋风:秋天的风。
真风味:真正的美味。
春风:春天的风。
迥然:大不相同。
翻译
鲈鱼出自鲈鱼故乡的芦苇丛中,垂虹亭上买卖无需论价。
即使用最贵的玉尺测量,也显得鲈鱼太短;银梭打造的鱼线,竟然是如此笔直而圆润。
鱼身上有三四点黑白斑纹,细小的鳞片和大大的嘴巴,新鲜无比。
秋天的风让人真正领略到鲈鱼的美味,然而春天的鲈鱼风味却大不相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鲜活的鲈鱼图画,展现了诗人对美食的赏析和对季节变化的感悟。首句“鲈出鲈乡芦叶前”以生动的景象引入主题,将读者带到一个充满鲈鱼的地方。接着,“垂虹亭上不论钱”表达了诗人在一个风雅之地享受美食,不计较金钱的悠然心境。

“买来玉尺如何短,铸出银梭直是圆”则是对鲈鱼形态的描写,玉尺与银梭用以比喻鲈鱼体型的匀称与优美。紧接着,“白质黑章三四点,细鳞巨口一双鲜”具体描绘了鲈鱼的外观和其新鲜状态。

“秋风想见真风味,祗是春风已迥然”则是诗人表达了对鲈鱼在不同季节中风味变化的感受。秋风中的鲈鱼,其风味更显真切,而春风中所品尝的或许已经成为回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鲈鱼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美好事物的享受与追求,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时光流转、季节更迭中事物变化的感慨。

作者介绍
杨万里

杨万里
朝代:宋   字:廷秀   号:诚斋   籍贯: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   生辰: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又作“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猜你喜欢

题水墨萱草水仙·其一

草欲忘忧蔓更滋,望云长在蜀天西。

萧萧风木添新恨,誊录精神答噬脐。

(0)

慧日致爽轩

襟怀净无尘,太山岩岩秋。

心声响虚籁,何俟西山幽。

悠然一段清,可就不可致。

苟非可人就,未必蒙倒屣。

吾家短髯翁,吴霜诧新茁。

因依眉睫间,凛凛可濯热。

钩帘事晚眺,层翠出林杪。

一笑自点头,万象同飕飗。

(0)

感兴四章章五句·其二

胶扰浮生事若麻,世路崎岖易覆车,争如清净山人家。

静观抚掌付一笑,出户蔌蔌飞松花。

(0)

过南豅有怀成季之亡·其三

红叶初翻秋已深,暮云凝乱薄寒侵。

排空忽断飞鸿影,谁识江湖万里心。

(0)

禅月台·其五

斋馀洗钵施生台,此路閒通一线开。

笑杀渊明沽酒远,推将谁去挽谁来。

(0)

禅月台·其一

贯休一去二百载,犹得灵山照玉溪。

不是台高可留客,秋来人要觅诗题。

(0)
诗词分类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诗人
季芝昌 陈康伯 裴休 秦湛 凌濛初 薛综 黄损 李晔 鲍楠 孙不二 宋子侯 乐婉 法照 高允 涂瑞 张齐贤 髡残 王镕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