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叶初翻秋已深,暮云凝乱薄寒侵。
排空忽断飞鸿影,谁识江湖万里心。
红叶初翻秋已深,暮云凝乱薄寒侵。
排空忽断飞鸿影,谁识江湖万里心。
这首诗描绘了深秋时节的景象,以红叶、暮云、飞鸿为意象,营造出一种凄清而深远的意境。
首句“红叶初翻秋已深”,点明季节转换,红叶飘落,标志着秋天的深入。红叶不仅是自然景观的象征,也常被用来寄托诗人对时光流逝、岁月更迭的感慨。
次句“暮云凝乱薄寒侵”,描绘了一幅傍晚时分的画面,云层厚重,寒气渐浓。这里不仅有视觉上的描写,也暗含了情感的渲染,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寒凉。
第三句“排空忽断飞鸿影”,突然间,视野中掠过的飞鸿身影消失在天际,这一瞬间的动态对比,使得画面更加生动,同时也引发了读者对于鸿雁南飞、迁徙不居的联想,隐喻着人生的漂泊与追求。
最后一句“谁识江湖万里心”,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广阔天地、遥远江湖的向往和思考。这句话既是对自身情感的抒发,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探讨,蕴含着对自由、远方的渴望以及对复杂人性的深刻洞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巧妙地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与思考,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人生、社会的独到见解,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江南藩郡古宣城,碧落神仙拥使旌。
津吏戒船东下稳,悬僚负弩昼归荣。
江山谢守高吟地,风月朱公故里情。
曾预汉庭三独坐,府中谁敢伴飞觥。
缚虎手,悬河口,车如鸡栖马如狗。白纶巾,扑黄尘,不知我辈可是蓬蒿人?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作雷颠,不论钱,谁问旗亭美酒斗十千?
酌大斗,更为寿,青鬓长青古无有。笑嫣然,舞翩然,当垆秦女十五语如弦。遗音能记秋风曲,事去千年犹恨促。揽流光,系扶桑,争奈愁来一日却为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