浐水桃李熟,杜曲芙蓉老。
九天休沐归,腰玉垂杨道。
避路回绮罗,迎风嘶騕袅。
岂知山谷中,日日吹瑶草。
浐水桃李熟,杜曲芙蓉老。
九天休沐归,腰玉垂杨道。
避路回绮罗,迎风嘶騕袅。
岂知山谷中,日日吹瑶草。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田园风光图景,通过对自然界细腻描写,抒发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以及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浐水桃李熟,杜曲芙蓉老。" 这两句从具体的物象入手,展示了夏季的丰收景象。浐水是指河南西部的浐河流域,那里的桃子和李子已经成熟,而杜 curve 和曲中的芙蓉则显得古老,这些意象共同构建出一个生机勃勃、物产丰饶的画面。
"九天休沐归,腰玉垂杨道。" 这两句则转向诗人自身经历,描述了诗人在外游历后归来的情景。“九天”这里可能指远离尘世的高处或寓意深远的意义,“休沐”意味着洗尘,象征着脱离尘俗;“腰玉垂杨道”则是对诗人归来时所经过道路旁边景色的描绘,这里的“腰玉”可能指的是佩玉,而“垂杨”则是柳树随风摇曳的样子,整体上呈现出一种超脱尘世、返璞归真之意。
"避路回绮罗,迎风嘶騕袅。" 这两句继续描写诗人归来后的情景。“避路”指的是为了避开尘嚣而选择的小径,“回绮罗”则是对诗人所穿衣物的华美描述;“迎风嘶騕袅”则是对自然界中声音和风景的描写,表现了诗人与大自然亲近、和谐的关系。
"岂知山谷中,日日吹瑶草。" 最后两句,诗人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岂知”是一种反问词,意味着难以置信或不解其中玄机,“山谷中”指的是远离尘世、幽深静谧的地方;“日日吹瑶草”则是对自然之美的赞叹,这里的“瑶草”可能指的是一种洁白如玉的草,整体上表达了一种超脱红尘、与自然合一的精神状态。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景物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大自然美好景象的深情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