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贾笑蚕渔,巧宦贱农牧。
远养遍关市,深利穷海陆。
乘轺实金羁,当垆信珠服。
居无逸身伎,安得坐粱肉。
徒承属生幸,政缓吏平睦。
春畦及耘艺,秋场早芟筑。
泽阅既繁高,山营又登熟。
抱锸垄上餐,结茅野中宿。
空识己尚淳,宁知俗翻覆。
善贾笑蚕渔,巧宦贱农牧。
远养遍关市,深利穷海陆。
乘轺实金羁,当垆信珠服。
居无逸身伎,安得坐粱肉。
徒承属生幸,政缓吏平睦。
春畦及耘艺,秋场早芟筑。
泽阅既繁高,山营又登熟。
抱锸垄上餐,结茅野中宿。
空识己尚淳,宁知俗翻覆。
这首古诗描绘了一位农耕之人的勤劳与智慧。诗中通过对比鲜明的语言,如“善贾笑蚕渔,巧宦贱农牧”,表达了社会对不同职业的价值观差异,以及作者对此种现象的反思和批判。
“远养遍关市,深利穷海陆”两句展示了农人的辛勤劳作,他们不仅在近处耕耘,也在远离城市的边陲地区辛勤劳动,以期获得丰厚的收获。
接下来的“乘轺实金羁,当垆信珠服”则描绘了一种奢侈生活的对比,可能是指那些不事生产、依仗权势或财富享乐的人们。这里,“居无逸身伎,安得坐粱肉”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生活方式的质疑和批评。
“徒承属生幸,政缓吏平睦”两句可能是在反映当时社会状况,即人们往往依赖于权力或地位来获得好运,而不是通过勤劳工作。这里,“春畦及耘艺,秋场早芟筑”则继续强调了农人的辛勤与季节性劳作。
“泽阅既繁高,山营又登熟”两句展示了自然界的丰饶以及人对大自然的依赖和适应。紧接着,“抱锸垄上餐,结茅野中宿”则具体描绘了一位农耕之人的日常生活状态,他们在田间休息进食,在野外安营扎寨。
最后,“空识己尚淳,宁知俗翻覆”表达了诗人对世态的洞察和忧虑,认为人们往往忽视了自身的本分与真实,而社会风气也常有变化,需要警觉。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农耕生活的细节描写,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不平等现象以及对劳动价值的重视。同时,也表现出诗人对于自然界和人类本质的深刻理解与思考。
畏寒戒出户,置酒还独斟。
黄蒿虽满墙,存有空山心。
渟然醉中意,未识谁使深。
但觉疏树风,其韵皆笙琴。
得趣虽有缘,于我难自寻。
孰云华胥乡,在古不在今。
檐鸟偶一拂,白云堕吾襟。
何须李谪仙,期之天姥岑。
不见五陵客,裘马轻且肥。
拔剑走燕赵,黄金供霍挥。
侠客珊瑚鞭,妙妓珍珠围。
六博呼达旦,红烛双交辉。
方谓作客乐,何必歌来归?
风势一朝减,众情多暌违。
出门无车马,零落知交非。
资行失所告,长安空依依。
中庭试一望,照人催斜晖。
鸿鹄不安巢,排云展弱翅。
健儿骑马来,丛林挟弓伺。
行役君岂欢,穷居郁高志。
焉知行路难,不知贱贫累。
昨君为我言,凄然堕酸泪。
境险艰独持,行孤招众忌。
侯门虽云安,局促难久寄。
曷为尚滞淫,坐待道旁弃。
车轮角未磨,行当从此逝。
欢笑有妻孥,山田足粮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