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山接灵境,白石何磊磊。
天风吹我来,苍茫俯江海。
玉简既不存,金沙谁复采。
履径草茸茸,涉岭云叆叆。
高寻神禹踪,其人邈千载。
明德无时亏,兹山亦不改。
却望东海边,麻姑披五彩。
示我虾蟆丸,挥手遥相待。
隐约金银台,神山隔尘霭。凌风不能飞,相思撷兰?。
名山接灵境,白石何磊磊。
天风吹我来,苍茫俯江海。
玉简既不存,金沙谁复采。
履径草茸茸,涉岭云叆叆。
高寻神禹踪,其人邈千载。
明德无时亏,兹山亦不改。
却望东海边,麻姑披五彩。
示我虾蟆丸,挥手遥相待。
隐约金银台,神山隔尘霭。凌风不能飞,相思撷兰?。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临会稽山的壮丽景象与深邃思考。首句“名山接灵境,白石何磊磊”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山峦连绵、白石堆积的壮观景色,仿佛将读者带入了一个神秘而神圣的自然世界。接着,“天风吹我来,苍茫俯江海”一句,通过想象中的天风,表达了诗人被自然力量吸引而来,站在山巅俯瞰江海的豪迈与自由感。
“玉简既不存,金沙谁复采”两句,由自然景观转向对历史的追忆,玉简的消失与金沙的无人开采,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世事的变迁,引人深思。随后,“履径草茸茸,涉岭云叆叇”描绘了登山过程中的细腻感受,草丛的柔软与山岭上云雾的浓厚,构成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
“高寻神禹踪,其人邈千载”将视角转向古代传说中的大禹,表达了对先贤伟绩的敬仰与追寻,同时也暗示了人类文明的延续与传承。接下来,“明德无时亏,兹山亦不改”强调了道德与自然的永恒不变,体现了诗人对美好品质与自然之美的永恒追求。
最后,“却望东海边,麻姑披五彩。示我虾蟆丸,挥手遥相待。隐约金银台,神山隔尘霭。凌风不能飞,相思撷兰若。”这一段充满了浪漫与神秘色彩,麻姑的形象与虾蟆丸的描述,展现了超凡脱俗的境界,而神山与尘霭之间的对比,则象征着现实与理想的冲突与融合。诗人虽不能凌空飞翔,但心灵的相思之情如同采摘兰花般细腻而深刻,表达了对远方与未知世界的向往与思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深邃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历史、道德以及理想世界的独特感悟,是一首富有意境与情感深度的作品。
凤麟胶尽夜如何,共叹先生剑解多。
几度吊来唯白鹤,此时乘去必青骡。
图中含景随残照,琴里流泉寄逝波。
惆怅真灵又空返,玉书谁授紫微歌。
楚国所以霸,樊姬有力焉。
不怀沈尹禄,谁谙叔敖贤。
万化茫无在,孤坟独岿然。
北分阳台陌,南识郢城阡。
漠漠渚宫树,苍苍云梦田。
登高形胜出,访古令名传。
自我来符守,因君树蕙荃。
诗书将变俗,絺纩忽弥年。
志阐三折后,愁值二毛前。
伫立帝京路,遥心寄此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