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望茭塘海滨诸村》
《望茭塘海滨诸村》全文
明 / 屈大均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树树穿榕是木棉,人家多在海门边。

初晴雨气犹含日,乍暖春阴尚作烟。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末清初时期,望茭塘海滨诸村的景象,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

首句“树树穿榕是木棉”,开篇即以“穿榕”与“木棉”两种植物为切入点,巧妙地勾勒出海滨村落的自然风貌。木棉树高大挺拔,穿插于榕树之间,不仅丰富了视觉层次,也暗示了当地丰富的植被资源和生态多样性。

次句“人家多在海门边”,点明了村落的位置——靠近大海。这样的地理环境不仅提供了丰富的渔业资源,也为村民的生活带来了独特的海洋文化气息。

第三句“初晴雨气犹含日”,描绘了雨后初晴的景象。雨后的空气清新湿润,阳光透过云层,与残留的雨气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朦胧而宁静的氛围。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也隐喻着生活的希望与新生。

最后一句“乍暖春阴尚作烟”,则进一步渲染了春天的气息。乍暖还寒的季节里,春阴如同轻烟般弥漫,既表现了天气的微妙变化,也象征着生命的力量与活力。整个画面充满了生机与希望,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温暖与美好。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观描写,展现了海滨村落的独特魅力,同时也蕴含了对生活、自然与希望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朝代:明   字:翁山、介子   号:莱圃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30—1696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后中秋夕同渊清叟宗无传登觉无象宿蟾小阁

练挂河源夜欲流,略无云物碍双眸。

有时长恨菱花破,今夕何须玉斧修。

五载重逢馀闰岁,百年几见两中秋。

更舒望海亭东啸,细把穷乡令节酬。

(0)

内相洪容斋名诸孙华亭少府曰可斋

滥觞学沧溟,弗至吾弗已。

九仞规成功,弗成吾弗止。

方其未至时,傍睨岂知此。

及其既成后,岂暇顾傍睨。

或云山既高,我则揆诸理。

或云海未深,我则反诸己。

所立固先定,所诣孰能尼。

刻瓜大如斗,浅诺复轻唯。

甚者反自画,不则中道弛。

傲然曰山海,不了可斋耻。

可斋何人斯,故家振番水。

束发读父书,介特固若是。

幼蒙玉堂印,壮授盘洲记。

至于自肯时,不见两君子。

黄河可为带,太山可如砺。

悠然君子心,无同亦无异。

(0)

宝溪鹿苑寺

唐刻文虽泐,梁时寺可稽。

已无金布地,犹有宝名溪。

水媚珠生浦,云低篆绕畦。

夜遥僧定起,璧月在璇题。

(0)

中秋呈潘德久

一年明月在中秋,数日阴云不奈愁。

忽喜新晴转书室,极知清夜照歌楼。

醉当弄影如坡老,诗就撞钟忆贯休。

千里故人应若此,吾生常好更何求。

(0)

水际·其三

青林收雨乍鸣蝉,流水声随燕语□。

寂寂浮桥尚堆缆,芜城横处系篷船。

(0)

和韵·其一

珍重骚人和言句,玉缸真若映瓷罂。

海棠红点春风里,更约相从酒数行。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诗人
张志和 神秀 薛昭蕴 韩崶 刘绘 陈克家 端木国瑚 朱服 薛稷 孔融 文益 李存勖 程晋芳 赵惇 江天一 应玚 杨士琦 司马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