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刻文虽泐,梁时寺可稽。
已无金布地,犹有宝名溪。
水媚珠生浦,云低篆绕畦。
夜遥僧定起,璧月在璇题。
唐刻文虽泐,梁时寺可稽。
已无金布地,犹有宝名溪。
水媚珠生浦,云低篆绕畦。
夜遥僧定起,璧月在璇题。
这首诗描绘了宝溪鹿苑寺的历史与自然之美。首句“唐刻文虽泐,梁时寺可稽”点明了寺庙历史悠久,虽历经岁月侵蚀,但其存在之迹仍可追寻。接着“已无金布地,犹有宝名溪”两句,通过对比,强调了寺庙昔日的辉煌与现今的宁静,宝名溪依旧流淌,仿佛诉说着过往的故事。
“水媚珠生浦,云低篆绕畦”描绘了水光潋滟、云雾缭绕的自然景观,珠生于浦,云篆绕畦,生动展现了山水之美。最后,“夜遥僧定起,璧月在璇题”则以夜晚僧人静坐,月光如璧,映照在寺门之上,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氛围,表达了诗人对寺庙历史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感慨和赞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宝溪鹿苑寺的历史沧桑与自然美景,以及其中蕴含的禅意与宁静,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李某崆峒人,生长西北蕃。
赤鬓如猬毛,仅能为汉言。
筋力勇自负,马上带两鞬。
作贼十数年,身有百刃痕。
泳河不用舟,羊革随轻轩。
危厄辄自脱,天幸尚得存。
过壮忽自悔,翻然归汉恩。
徙家汾水阳,百口蒙轻温。
拜官随立功,俄列上閤门。
封侯未可量,专城谁复论。
已见狄将军,堂堂枢府尊。
由来功名际,雕鹗胜皇鹓。
富贵百恶除,讵问钳黥髡。
岂与诗书士,履绳不敢奔。
终身蹈薄冰,众口犹喧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