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烛理残妆,涉露持筐出。
为虑桑叶稀,伤丝不成疋。
秉烛理残妆,涉露持筐出。
为虑桑叶稀,伤丝不成疋。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在清晨涉露采摘桑叶的情景,充满了田园生活的细腻与深情。
“秉烛理残妆”,女子手持蜡烛整理着昨晚未完成的妆容,透露出一种忙碌而略带疲惫的美。这句不仅展现了女子的勤劳,也暗示了她可能为了家庭或生活而牺牲了自己的休息时间。
“涉露持筐出”,她踏着露水,手提竹筐,走出家门,前往桑田。这里的“涉露”二字,既写出了环境的清冷,又体现了女子行动的轻盈与决心。
“为虑桑叶稀,伤丝不成疋”,女子担忧桑叶稀少,担心自己辛劳采集的桑叶不足以织成布匹,表达了对生活生计的忧虑和对未来的担忧。这一句将个人情感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连,展现了劳动人民面对自然与生活的双重挑战时的复杂心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古代农村妇女的辛勤劳动与对家庭的责任感,以及她们在面对生活困难时的坚韧与忧虑。语言质朴,情感真挚,是明代文学中反映农耕生活的一幅生动画卷。
邮签初发去年书,叹息贫穷未破除。
乞食君方如槛虎,贼粮我亦似卑居。
有求自恨伤生酷,多难谁能虑事疏。
同病相忧古来语,此情今日好欷歔。
界山馆下平街路,行客无穷朝接暮。
十年二十四回过,每觉人烟不如故。
初寻此地谒高士,廛里欢愉忘迫遽。
固嫌饿子辱闾阎,乃有善人尸管库。
歌声酒气等閒满,鱼尾彘肩容易具。
半无宾客味群书,盈耳只闻论富庶。
一来奔走绕淮汴,高士亦趋城市去。
南蹄北辙不可留,虽有暂经难久住。
前冬适自故园出,忽见疮痍变其处。
岂能糠秕保黄台,乃忍沟渠叠童孺。
官条既改驿亭破,儒者不存书屋蠹。
萧然巷陌但荒埃,听说流亡不知数。
昨朝又自剑池返,遭值故人车马驻。
相看问讯十年间,涕泪沾襟如水注。
当时饱腹今半殍,近岁朱颜多已腐。
一杯虽举屡噫鸣,永夜不眠犹恟惧。
哀哉天运不易识,安得各齐金石固。
凌晨复过高士门,回首荆榛带霜露。
《过界山馆》【宋·吕南公】界山馆下平街路,行客无穷朝接暮。十年二十四回过,每觉人烟不如故。初寻此地谒高士,廛里欢愉忘迫遽。固嫌饿子辱闾阎,乃有善人尸管库。歌声酒气等閒满,鱼尾彘肩容易具。半无宾客味群书,盈耳只闻论富庶。一来奔走绕淮汴,高士亦趋城市去。南蹄北辙不可留,虽有暂经难久住。前冬适自故园出,忽见疮痍变其处。岂能糠秕保黄台,乃忍沟渠叠童孺。官条既改驿亭破,儒者不存书屋蠹。萧然巷陌但荒埃,听说流亡不知数。昨朝又自剑池返,遭值故人车马驻。相看问讯十年间,涕泪沾襟如水注。当时饱腹今半殍,近岁朱颜多已腐。一杯虽举屡噫鸣,永夜不眠犹恟惧。哀哉天运不易识,安得各齐金石固。凌晨复过高士门,回首荆榛带霜露。
https://shici.929r.com/shici/t8Fihn.html
古人往矣说可传,显以悟者其为贤。
周侯树立囹圄饿,蔡泽饱足四十年。
知之穷通信已妙,降此抵乞食与钱。
贪谀末俗满吻涎,一中百否纷可怜。
吾徒自断休问天,书册读尽头苍然。
功名分比橐里弦,且饮美酒饲豚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