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花堆里,剩半丝一缕,呼之欲出。
人在小窗扶病起,恍惚似闻声息。
玉已成烟,香拼化土,此恨终难灭。
苔荒院冷,知它多少凄咽。
堪叹从古佳人,几多艳魄,曾与君同劫。
回首淡烟凉月夜,春梦了无痕迹。
悄悄冥冥,酸酸楚楚,偷向墙阴泣。
晓风吹散,却从何处寻觅。
落花堆里,剩半丝一缕,呼之欲出。
人在小窗扶病起,恍惚似闻声息。
玉已成烟,香拼化土,此恨终难灭。
苔荒院冷,知它多少凄咽。
堪叹从古佳人,几多艳魄,曾与君同劫。
回首淡烟凉月夜,春梦了无痕迹。
悄悄冥冥,酸酸楚楚,偷向墙阴泣。
晓风吹散,却从何处寻觅。
这首《壶中天·花魂》由清代诗人宗婉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落花满地、花魂飘渺的画面,充满了哀愁与感伤。
开篇“落花堆里,剩半丝一缕,呼之欲出”,以“半丝一缕”形容残存的花瓣,仿佛在呼唤着生命的余晖,营造出一种凄美而又生机未绝的氛围。接着,“人在小窗扶病起,恍惚似闻声息”,将读者带入一个病态的主人公视角,通过“声息”这一细节,暗示了花魂的存在,增强了诗歌的神秘感和情感深度。
“玉已成烟,香拼化土,此恨终难灭”三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将花魂的消逝比作玉石化为烟雾、香气融入泥土,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深切哀悼和无法抹去的遗憾。而“苔荒院冷,知它多少凄咽”则通过荒凉的庭院景象,渲染出一种孤寂与悲凉的气氛,让人感受到花魂的哀鸣。
“堪叹从古佳人,几多艳魄,曾与君同劫”一句,将花魂与古代佳人的命运相联系,强调了这种悲剧的普遍性和永恒性,增加了诗歌的历史感和哲理性。接下来,“回首淡烟凉月夜,春梦了无痕迹”描绘了一个静谧而凄美的夜晚场景,春梦的消失象征着美好时光的流逝,强化了主题的哀愁。
最后,“悄悄冥冥,酸酸楚楚,偷向墙阴泣”通过拟人化的手法,赋予花魂以情感,使其在无人察觉的情况下默默哭泣,进一步加深了读者对花魂命运的同情与共鸣。而“晓风吹散,却从何处寻觅”则以自然界的风作为媒介,暗示了花魂最终的消散与不可寻觅,留给读者无限的遐想和感慨。
整首词以花魂为主题,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对生命短暂、美好易逝的深刻反思,以及对自然与人类命运之间微妙关系的探索。宗婉以其独特的艺术视角和细腻的情感表达,成功地构建了一个既美丽又哀伤的世界,让读者在欣赏之余,也能感受到深深的共鸣与思考。
谓是苏长公,如何抱丝桐。
不必穷是非,闻名自生风。
苍苍本无为,乌兔争飞驰。
今日为何日,谁叩和与羲。
举目万感集,秋风黍离离。
人生能几何,梦境蛛营丝。
或以烹自售,变诈如鞅斯。
或以舌交战,纵横如秦仪。
亦或事旷达,蜕形慕安期。
不则逃空虚,灰心从阇梨。
不曰古圣贤,自有天根基。
为己非为人,积学如积赀。
弗废一日葺,庶几百志熙。
世远教法散,有识如退之。
试观训符读,道义不以规。
贵贱何足云,而乃徒费辞。
进学以为解,诗易分葩奇。
安贫以知命,妻儿任寒饥。
既而及行艺,顾欲中有司。
未忘功名径,□□荆棘茨。
堂堂山斗望,为论如彼卑。
吾师吾孔子,曾子而子思。
以至孟轲氏,四书炳蓍龟。
君家两英嗣,珠璧光和隋。
元方知自力,阃奥次第窥。
既以习语话,行有向学时。
光阴电一抹,圣狂几甚危。
百行孝为本,气下色愉怡。
极而察天地,造端自齐眉。
苦语赞义方,一洗时妆脂。
勉旃复勉旃,勿重老大悲。
还以自警省,就示吾诸儿。
《用前人代二子用前韵来谢韵》【宋·陈著】苍苍本无为,乌兔争飞驰。今日为何日,谁叩和与羲。举目万感集,秋风黍离离。人生能几何,梦境蛛营丝。或以烹自售,变诈如鞅斯。或以舌交战,纵横如秦仪。亦或事旷达,蜕形慕安期。不则逃空虚,灰心从阇梨。不曰古圣贤,自有天根基。为己非为人,积学如积赀。弗废一日葺,庶几百志熙。世远教法散,有识如退之。试观训符读,道义不以规。贵贱何足云,而乃徒费辞。进学以为解,诗易分葩奇。安贫以知命,妻儿任寒饥。既而及行艺,顾欲中有司。未忘功名径,□□荆棘茨。堂堂山斗望,为论如彼卑。吾师吾孔子,曾子而子思。以至孟轲氏,四书炳蓍龟。君家两英嗣,珠璧光和隋。元方知自力,阃奥次第窥。既以习语话,行有向学时。光阴电一抹,圣狂几甚危。百行孝为本,气下色愉怡。极而察天地,造端自齐眉。苦语赞义方,一洗时妆脂。勉旃复勉旃,勿重老大悲。还以自警省,就示吾诸儿。
https://shici.929r.com/shici/qxHibHej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