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吟愁听景阳钟,咫尺蓬山隔万重。
祈请不妨持汉节,陆沈何处识尧封。
论兵白发知无补,挽粟黄腄已不供。
夜半金莲承独对,东朝垂涕话神宗。
孤吟愁听景阳钟,咫尺蓬山隔万重。
祈请不妨持汉节,陆沈何处识尧封。
论兵白发知无补,挽粟黄腄已不供。
夜半金莲承独对,东朝垂涕话神宗。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李希圣所作的《呈广雅尚书》,表达了作者在深沉的夜晚,独自聆听景阳钟声,内心充满愁绪。他感叹自己与朝廷的距离虽近,但仿佛被重重障碍隔开,如同蓬莱仙境般遥不可及。诗人向尚书表达,即使持有代表汉朝的符节,也无法改变自己被贬谪的境遇,无法得到像尧帝那样显赫的地位。
诗中提到,尽管年事已高,白发苍苍,诗人仍试图讨论军事策略,但他明白这已无济于事。粮食短缺的问题也让他感到力不从心。深夜时分,诗人面对金莲(可能象征皇室或朝廷),独自承受孤独,只能对着它流泪,倾诉对神宗皇帝的思念和自己的无奈之情。
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通过个人遭遇反映出对朝廷命运的忧虑和个人抱负的落空,展现了诗人内心的苦闷和对公正理想的追求。
踏软尘之陌,倾一见于月肤;
会采蘋之洲,迷千娇于雨梦。
且蛾眉有伐性之戒,而狐媚无伤人之心。
既吐艳于幽闺,能齐芳于节妇。
果六尺之躯不庇其伉俪,非三寸之舌可脱于艰难。
尚播遗声,得尘高会。
西湖花月地,樱笋熟,鳜鱼肥。
记粉袖银筝,青帘画舫,烟柳春堤。
惊风一朝吹散,叹西兴、兵火渡人稀。
白发龟年尚在,青山贺监重归。恰相逢紫蟹黄鸡。
犹唱缕金衣。奈狂客愁多,秋娘老去,木落乌栖。
无情断桥流水,把年光、流尽付斜晖。
世事浮生急景,道人抱膝忘机。
踏翠寻芳,柳条二月春风半。
泰娘家在画桥西,有客金钱宴。
道是留侬可便,细沈吟、回眸顾盼。
绣帘深处,茗碗炉烟,一床弦管。
惜别匆匆,明朝约会新亭馆。
扁舟载酒问婵娟,蓦地风吹散。此夜相思岂惯。
孤枕宿、黄芦断岸。严城钟鼓,冻雨残灯,披衣长叹。
小窗月影东风,单衣伫立轻寒骤。
闲门静掩,湘帘不捲,深宵时候。
已隔经年,更添愁绪,问君曾有。
料春光满眼,王孙草色,离离远,迷荒甃。
一曲杨枝别后。恰依稀、探春时又。
客中何处,侬今生怕,为侬消瘦。
飞燕雕梁,落花深巷,一般搔首。
更天涯是处,流莺满院,说新和旧。
光阴簪菊近。费暗省秋期,几探芳信。
故人自别,江山瘦、鬯好登临谁分。题糕落帽。
忍忘却年时疏俊。
帘乍捲、笙语霜前,依稀破人酲困。
安排更把茱萸,怕刬地烟尘,放晴难稳。素娥问讯。
应不负、占取一天风韵。
无情有恨,数旧约曾无凭准。
愁暂倚、风雨壶觞,低徊看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