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翠寻芳,柳条二月春风半。
泰娘家在画桥西,有客金钱宴。
道是留侬可便,细沈吟、回眸顾盼。
绣帘深处,茗碗炉烟,一床弦管。
惜别匆匆,明朝约会新亭馆。
扁舟载酒问婵娟,蓦地风吹散。此夜相思岂惯。
孤枕宿、黄芦断岸。严城钟鼓,冻雨残灯,披衣长叹。
踏翠寻芳,柳条二月春风半。
泰娘家在画桥西,有客金钱宴。
道是留侬可便,细沈吟、回眸顾盼。
绣帘深处,茗碗炉烟,一床弦管。
惜别匆匆,明朝约会新亭馆。
扁舟载酒问婵娟,蓦地风吹散。此夜相思岂惯。
孤枕宿、黄芦断岸。严城钟鼓,冻雨残灯,披衣长叹。
这首词描绘了春天里的一段游赏经历和离别之情。"踏翠寻芳,柳条二月春风半",开篇即展现出早春二月,绿柳依依的景象,诗人与友人一同漫步在画桥西畔,欣赏着美景。"泰娘家在"点出友人家的所在,而"金钱宴"则暗示了欢聚的热闹气氛。
接下来,词人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和留恋,"道是留侬可便",但又不得不离开,"细沈吟、回眸顾盼",通过细节刻画了离别的依依不舍。"绣帘深处,茗碗炉烟,一床弦管"描绘了泰娘家内室的温馨与音乐声,更添离愁。
"惜别匆匆,明朝约会新亭馆",预示着明日的再次相聚,然而"扁舟载酒问婵娟,蓦地风吹散",突显了相聚的短暂和命运的无常。夜晚来临,词人独自面对"黄芦断岸",思念之情油然而生,"此夜相思岂惯",表达深深的相思之苦。
最后,"孤枕宿、冻雨残灯,披衣长叹",以寒冷的夜晚、雨声和孤寂的长叹,渲染了词人内心的凄凉和无奈,将离别后的孤独与期待交织在一起,形成了鲜明的情感对比。
总的来说,这首《烛影摇红·山塘即事》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春日游赏与离别相思的画面,情感深沉,意境优美。
明镜明于月,白发白于雪。
月照雪转添,使我心断绝。
连年事行役,曾不须臾歇。
陟冈脚双茧,凌湖舟一叶。
五觌君山面,洪涛涨天阔。
重倚南楼栏,远雁逐云灭。
西风落破帽,龙山酬九节。
摇鞭荆门去,蒙泉弄清洁。
游观固不恶,奔走计则拙。
眠指几千里,意者遂休辙。
困翮堕渚宫,因循入羁绁。
天涯寒苦早,袖穿手龟裂。
村沽酒力薄,连釂耳方热。
矫首飞白云,杳杳望吴越。
儒冠信误身,铸尽六州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