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天目歌送李伯远之临安学博》
《天目歌送李伯远之临安学博》全文
明 / 邓云霄   形式: 古风

越山高,越水长,越天万里吞南荒。

绝峤东西开两目,中天日月悬睛光。

照破鸿蒙视太古,转盼中原一抔土。

云霞明灭映天台,岩壑轩翔压天姥。

洞中仙鼠飞白鸦,玉芝茁茁森于麻。

流泉瀑布奔深涧,昭明翻经曾洗眼。

唐代琼宫结构存,汉皇龙简精灵远。

灏气微茫上太清,山麓下接临安城。

临安之城大如斗,不意近入李君手。

峰影澄明落泮池,支颐爽气当窗牖。

龙飞凤舞古记之,片毡携去休攒眉。

勿论桃李待时雨,喜得烟景迎新诗。

君来已贵长安纸,君去佳名满人耳。

洒笔振衣第一峰,可念同盟者诸子。

君不见马融帐,非虚设,郑虔妙技称三绝。

丈夫垂名动万年,此心肯向傍人说。

青袍黄绶且夷犹,白雪阳春若与俦。

知君双目如天目,一笑山空水自流。

(0)
鉴赏

这首《天目歌送李伯远之临安学博》由明代诗人邓云霄所作,以天目山为背景,描绘了山川壮丽、历史厚重的景象,并寄寓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

诗中开篇“越山高,越水长”,以夸张的手法展现了天目山的雄伟壮观,接着“绝峤东西开两目,中天日月悬睛光”描绘了山峰耸立、日月高悬的景象,赋予了自然景观以生命和灵性。随后,“照破鸿蒙视太古,转盼中原一抔土”则将读者带入了远古的历史时空,感受时间的流转与历史的厚重。

“云霞明灭映天台,岩壑轩翔压天姥”两句,通过生动的比喻,展现了云雾缭绕、山峦起伏的壮丽景色。接下来,“洞中仙鼠飞白鸦,玉芝茁茁森于麻”描绘了山洞中的奇异景象,充满了神秘色彩。而“流泉瀑布奔深涧,昭明翻经曾洗眼”则展示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仿佛是大自然的神迹。

“唐代琼宫结构存,汉皇龙简精灵远”两句,将历史的痕迹融入自然景观之中,让人感受到历史的深远与文化的积淀。最后,“峰影澄明落泮池,支颐爽气当窗牖”描绘了山峰倒映在水中的美景,以及人在自然中的惬意与舒适。

整首诗不仅赞美了天目山的壮丽风光,也表达了对友人李伯远即将前往临安学博的祝福与期待。诗中蕴含着对友情的珍视、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与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邓云霄

邓云霄
朝代:明

明广东东莞人,字玄度。万历二十六年进士。授长洲知县,官至广西参政。有《冷邸小言》、《漱玉斋集》、《百花洲集》等。
猜你喜欢

乙丑岁除作·其一

年光微雨后,春发大寒初。

花片沾云湿,松声入水虚。

酒因慈母饮,诗为小儿书。

不记谁家腊,闻莺识岁除。

(0)

庭中有奇树

桐生峄杨颠,枝叶何猗猗。

下盘千仞谷,上干青云霓。

涓旷一见录,投漆縆清丝。

泠然扬妙曲,宁谓知音稀。

(0)

永夏

荆扉俗远怜幽僻,永夏无心祇昼眠。

桃李不言通鸟道,莺花寥落自风烟。

侧身天地更怀古,回首云泉甘寂然。

尘世漫留风格在,逍遥拟赋卜居篇。

(0)

彩虹桥

断港冲波百步遥,何年鞭石驾长桥。

苍龙饮水涵秋月,螮蝀横空锁暮潮。

此柱无人题驷马,夕阳有客系兰桡。

蹇驴晓踏新泥滑,恰似灞桥春雪消。

(0)

送翰林典籍张敏行之官西土

敦煌城下沙如雪,敦煌城头无六月。

关西劲卒筑防秋,捷书夜半飞龙楼。

九重下诏徵貔虎,推毂上将开都府。

黄旗卷日大军行,旄头化石夜有声。

敦煌迢迢五千里,十月即渡黄河水。

上将翩翩才且雄,平戎不数贰师功。

叱咤犹在轮台北,匹马已入渠黎国。

左校偏裨晚射雕,倚鞍醉索单于朝。

西山黑风吹堕瓦,霜角吹秋塞垣下。

太平今见远宣威,君往从戎几日归。

幕下文儒兼解武,词林从此耀关西。

(0)

重阳后六日登镜光阁五首·其三

曲阑矮几坐晴波,柿子胡桃落叶多。

为爱城西好风景,相期一日一来过。

(0)
诗词分类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诗人
俞士彪 廖大圭 吴景奎 周行己 周伯琦 陈洵 释广闻 申佳允 程通 许月卿 孟洋 赵汝燧 董俞 陶弼 梁兰 方千里 刘跂 释行海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