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君劲节傲风霜,高卧尤宜逐客床。
雅制颇同琴可荐,莹肤端与玉争凉。
欲凭幻境成佳梦,故使通中贮秘方。
富贵功名本何有,觉来犹未熟黄粱。
此君劲节傲风霜,高卧尤宜逐客床。
雅制颇同琴可荐,莹肤端与玉争凉。
欲凭幻境成佳梦,故使通中贮秘方。
富贵功名本何有,觉来犹未熟黄粱。
这首诗《山居四咏(其二)竹枕》由宋代诗人李纲所作,通过对竹枕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和对超脱世俗生活的追求。
首句“此君劲节傲风霜”以“此君”指代竹子,形象地描绘了竹子坚韧不拔、傲然挺立于风霜之中的品格,暗喻诗人自己坚守正直、不畏艰难的高尚情操。接下来,“高卧尤宜逐客床”一句,借竹枕为“逐客床”,表达了诗人希望在远离尘嚣的山居生活中,能够找到心灵的归宿,如同竹子般高洁自守。
“雅制颇同琴可荐,莹肤端与玉争凉”两句,将竹枕与古琴、美玉相提并论,赞美其质地的高雅与清凉,暗示竹枕不仅实用,更具有艺术价值和精神寄托。这里运用了类比的手法,通过竹枕与琴、玉的相似性,进一步强化了其内在品质的美好。
“欲凭幻境成佳梦,故使通中贮秘方”则表达了诗人希望通过竹枕带来的宁静与清凉,进入一个理想化的梦境,寻找心灵的慰藉和智慧的启迪。这里的“幻境”与“佳梦”象征着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精神世界的探索。
最后,“富贵功名本何有,觉来犹未熟黄粱”两句,是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他指出,富贵与功名不过是过眼云烟,真正值得追求的是内心的平静与满足。这与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思想相呼应,体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对超脱世俗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内心世界深入探索的精神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