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永寿萱开,问安承喜回。
苑墙非隔远,书屋便因来。
祇励敕几志,宁誇咏物材。
分明阅岁景,弹指讶疑才。
春永寿萱开,问安承喜回。
苑墙非隔远,书屋便因来。
祇励敕几志,宁誇咏物材。
分明阅岁景,弹指讶疑才。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里在书屋中静思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的感慨以及对学问追求的执着。首句“春永寿萱开”以萱草的盛开象征着生命的长久与繁荣,预示着美好的开端。接着,“问安承喜回”则通过日常的问候与回应,展现了人与人之间情感的交流与温暖。
“苑墙非隔远,书屋便因来”两句,巧妙地将书屋与外界联系起来,虽有围墙之隔,但心灵的沟通却能跨越距离,直接进入书屋,暗示知识与智慧是连接心灵的桥梁。接下来,“祇励敕几志,宁誇咏物材”表达了诗人对内心意志的坚定与对外在物质的淡泊态度,强调了精神追求的重要性。
“分明阅岁景,弹指讶疑才”则是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与对自身才能的反思。岁月如流,转瞬即逝,诗人通过“阅岁景”感受到时间的匆匆,而“弹指”则形象地表现了时间的短暂,让人不禁怀疑自己的才华是否足以把握住这有限的光阴。整首诗情感真挚,寓意深刻,体现了诗人对生活、学问和时间的深刻思考。
倚杖望晴雪,溪云几万重。
樵人归白屋,寒日下危峰。
野火烧冈草,断烟生石松。
却回山寺路,闻打暮天钟。
君子量不极,胸吞百川流。
嫉邪霜气直,问俗春辞柔。
日户昼辉静,月杯夜景幽。
咏惊芙蓉发,笑激风飚秋。
鸾步独无侣,鹤音仍寡俦。
幸沾分寸顾,散此千万忧。
峡里云安县,江楼翼瓦齐。
两边山木合,终日子规啼。
眇眇春风见,萧萧夜色凄。
客愁那听此,故作傍人低。
江城吹角水茫茫,曲引边声怨思长。
惊起暮天沙上雁,海门斜去两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