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闻天地厌纵横,幕府秋閒白羽声。
一啸玉关回万马,长驱沧海失千鲸。
清时岂少安危计,薄禄谁论去就名。
好买吴船春水发,向来农圃未须轻。
似闻天地厌纵横,幕府秋閒白羽声。
一啸玉关回万马,长驱沧海失千鲸。
清时岂少安危计,薄禄谁论去就名。
好买吴船春水发,向来农圃未须轻。
这首明代诗人王世贞的《通州署中杂兴四首(其三)》描绘了一幅深沉而富有战略意味的画面。首句“似闻天地厌纵横”,暗示了当时社会对频繁战争的厌倦,暗含着对和平的渴望。接下来,“幕府秋閒白羽声”描绘了幕僚们在秋日闲暇中听到的号令之声,可能象征着军事决策的冷静与从容。
“一啸玉关回万马”展现了壮志豪情,想象一位领导者的一声呼啸能召回边关的万千兵马,显示出强大的指挥力。“长驱沧海失千鲸”则进一步扩展了这种气势,以大海和鲸鱼比喻敌人的庞大势力,表达出消灭强敌的决心。
“清时岂少安危计”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安定的忧虑,即使在太平时期,也不能忽视安全策略的制定。“薄禄谁论去就名”则流露出诗人淡泊名利的态度,他认为在选择仕途时不应过分看重个人的荣辱。
最后两句“好买吴船春水发,向来农圃未须轻”寄寓了诗人对民生的关注,建议人们不必轻易放弃农耕生活,即使在官场,也要关注民间疾苦,体现出诗人的人文关怀。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战争与和平、功名与民生为主题,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思考和高尚的情怀。
将军干城自赳赳,岂徒罝兔称马走。
人看燕颔复鸢肩,不识锦心仍绣口。
曾悬金印耀兜鍪,楼船笳鼓淮之洲。
秋风萋菲生道路,拂衣归猎南山头。
南山归猎不得意,青鬓朱颜那可迟。
但须肆志美遨游,肯令高抱空憔悴。
醇醪八斗醉不醒,向人白眼无复青。
有时挥毫吐胸臆,倒踏泰华翻沧溟。
散为云霞结为绮,狂呼老杜醉呼李。
谁言匡鼎能说诗,一时侪辈莫可拟。
琅琊中丞人中龙,推毂唯称张长公。
弇山似是习池上,葛强日日陪山翁。
归来烟月五湖冷,独往翩然如泛梗。
几向山僧乞石床,时逐飞云度前岭。
忆昨值我横塘西,相将携手寻招提。
深林趺坐花疑雨,青天挥盏醉如泥。
坐拥沙弥不知返,醉语呫嚅日渐晚。
扁舟荡漾菰蒲深,仰天大叫发㜕婘。
胸中垒块浇仍多,土木形骸奈尔何。
若令借与桃花马,定堕城边绿玉波。
与君通家非一世,与君结交在绮岁。
年来词赋穷而工,风期汗漫遥相励。
余亦穷途失意人,读书三十未成名。
纵君坎坷无遭遇,岂似吾徒终岁贫。
《长歌赠左虞世丈》【明·钱允治】将军干城自赳赳,岂徒罝兔称马走。人看燕颔复鸢肩,不识锦心仍绣口。曾悬金印耀兜鍪,楼船笳鼓淮之洲。秋风萋菲生道路,拂衣归猎南山头。南山归猎不得意,青鬓朱颜那可迟。但须肆志美遨游,肯令高抱空憔悴。醇醪八斗醉不醒,向人白眼无复青。有时挥毫吐胸臆,倒踏泰华翻沧溟。散为云霞结为绮,狂呼老杜醉呼李。谁言匡鼎能说诗,一时侪辈莫可拟。琅琊中丞人中龙,推毂唯称张长公。弇山似是习池上,葛强日日陪山翁。归来烟月五湖冷,独往翩然如泛梗。几向山僧乞石床,时逐飞云度前岭。忆昨值我横塘西,相将携手寻招提。深林趺坐花疑雨,青天挥盏醉如泥。坐拥沙弥不知返,醉语呫嚅日渐晚。扁舟荡漾菰蒲深,仰天大叫发㜕婘。胸中垒块浇仍多,土木形骸奈尔何。若令借与桃花马,定堕城边绿玉波。与君通家非一世,与君结交在绮岁。年来词赋穷而工,风期汗漫遥相励。余亦穷途失意人,读书三十未成名。纵君坎坷无遭遇,岂似吾徒终岁贫。
https://shici.929r.com/shici/mJl2Ziia.html
漏声几下,看月轮如洗,雨丝初歇。
万里山河同照影,总是一般清彻。
歌舞楼台,萧条庭院,恩怨相生灭。
是谁分与,一家一个明月。
便道碧落因缘,红尘福分,尔我相殊绝。
曾记当时身受处,也是一般清彻。
短梦烟销,华年水逝,争又悲欢别。
是谁换却,一时一个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