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声几下,看月轮如洗,雨丝初歇。
万里山河同照影,总是一般清彻。
歌舞楼台,萧条庭院,恩怨相生灭。
是谁分与,一家一个明月。
便道碧落因缘,红尘福分,尔我相殊绝。
曾记当时身受处,也是一般清彻。
短梦烟销,华年水逝,争又悲欢别。
是谁换却,一时一个明月。
漏声几下,看月轮如洗,雨丝初歇。
万里山河同照影,总是一般清彻。
歌舞楼台,萧条庭院,恩怨相生灭。
是谁分与,一家一个明月。
便道碧落因缘,红尘福分,尔我相殊绝。
曾记当时身受处,也是一般清彻。
短梦烟销,华年水逝,争又悲欢别。
是谁换却,一时一个明月。
这首《百字令·其二》是清代词人黄钧宰的作品,以月亮为引,抒发了人生的感慨和对世事变迁的深沉思考。开篇描绘了雨后月夜的宁静,"漏声几下,看月轮如洗,雨丝初歇",营造出一种清新而寂寥的氛围。接着,词人将目光投向万里江山,感叹月光普照,无论繁华的楼台还是寂静的庭院,都在月色下显露出相同的清冷和人生无常。
"歌舞楼台,萧条庭院,恩怨相生灭",通过对比,展现出人生的起落和情感的消长,如同明月的阴晴圆缺。词人进一步思考,即使在碧落(天空)和红尘(人间)之间,个体的命运看似不同,但本质上都受到明月的照耀,暗示着众生平等。
"曾记当时身受处,也是一般清彻",回忆过去,词人意识到过去的经历同样充满了清冷和洞察,这体现了他的人生哲学。随后,词人感叹时光易逝,梦境消散,人事如烟,"短梦烟销,华年水逝",再次强调了生命的短暂和无常。
最后,词人以"是谁换却,一时一个明月"作结,寓意着无论人事如何变换,明月始终如一,象征着永恒不变的自然法则,同时也暗含着对人生无常的无奈和对命运的深深感慨。整首词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词人对生活哲理的独特见解。
水边残雪照亭台,台上风襟向雪开。
还似当时姓丁鹤,羽毛成后一归来。
双干发寒葩,一枿立纹羽。
欲品精妙人,君当二三数。
水似珠珰入,池如玉磬开。
临流唯自适,鱼鸟莫相猜。
职事凡少休,余复不经眼。
幽斋设横榻,尽日对层巘。
遥怀寄浩荡,静想索{左山右蹇}{左山右产}。
松雨润书奁,竹风吹酒盏。
荣名付傲兀,胜事入清简。
虽有旧林泉,何须嗟去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