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塔山前慧树丛,绀楼初化影堂空。
老僧相见谙吴语,夜就绳床问洽公。
白塔山前慧树丛,绀楼初化影堂空。
老僧相见谙吴语,夜就绳床问洽公。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邃的禅寺景象。首句“白塔山前慧树丛”,以白塔山为背景,慧树环绕,营造出一种清幽的氛围。次句“绀楼初化影堂空”,绀楼指的是寺庙中的建筑,这里用“初化”二字,暗示了光影的变化与时间的流转,而“影堂空”则进一步渲染了寺庙的静谧与庄严。
接着,“老僧相见谙吴语”,描述了诗人与一位老僧相遇的情景,老僧能说吴语,这不仅体现了老僧的亲切与随和,也暗含了对地方文化的尊重与理解。最后,“夜就绳床问洽公”,诗人夜晚来到绳床上,向老僧洽公请教,这一细节展现了诗人对佛法的虔诚与求知欲,同时也体现了禅宗文化中师徒间深厚的情感与知识交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禅寺的宁静之美,以及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共处的意境,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精神世界的追求与向往。
敏学高文俊茂身,少年今见鲁公孙。
明心早得无生意,清耳常闻有味言。
绿鸭陂中春纵棹,芰荷池上雨移樽。
临分有赠非他物,声利精忘道始存。
香炉峰色压群山,仰眺频攲使者冠。
江面烟波摇紫翠,佛宫金碧照晴寒。
密藏幽谷梅千树,散走鸣泉竹万竿。
今日顿惊尘虑尽,一章佳句雪中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