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尘不染先生意,与众同忧太守心。
两处本来非异事,一时都把付高吟。
忽惊瑞相家家遍,潜助春功日日深。
拥鼻临池哦丽句,水泉风竹共清音。
居尘不染先生意,与众同忧太守心。
两处本来非异事,一时都把付高吟。
忽惊瑞相家家遍,潜助春功日日深。
拥鼻临池哦丽句,水泉风竹共清音。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韩维所作的《奉和君俞佳雪二首(其二)》中的第二首。诗中,诗人以"居尘不染先生意"表达对高洁人格的赞美,强调了主人公超脱世俗的品性。"与众同忧太守心"则揭示出他关心民生疾苦的官员情怀。接下来,诗人认为这种高尚情操并非与众不同,而是值得众人效仿并通过诗歌来歌咏的。
"忽惊瑞相家家遍,潜助春功日日深"描绘了美好的景象,暗示着主人公的善举如同春雨润物,无声无息地为社会带来福祉。最后两句"拥鼻临池哦丽句,水泉风竹共清音"则通过个人的吟咏活动,将自然与人文之美融为一体,展现出诗人的雅兴和对和谐生活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赞扬了主人公的高尚情操和对社会的贡献,同时也寓含了诗人自己的志向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羡君须作缘坡竹,饱饭我诗声彻屋。
闭门不出动经旬,坐看禅房花柳簇。
却记冰霜动地时,半夜小园风折木。
一尊相对任浊清,三径闲行漫松菊。
长篇短句动盈轴,想像清香有馀馥。
问君何以得此妙,未润只缘山有玉。
我穷犹敢和君诗,不留和气满脐腹。
搜寻险韵少工夫,敢与诸公斗迟速。
云涛际天江北路,郡古人稀春欲暮。
平生想像睡足庵,颇见王杜安身处。
十年兵火庵已坏,草莽连岗穴狐兔。
使君初来席未暖,重就新斋立窗户。
疏疏脩竹带泉石,历历幽光点烟雾。
竹楼月波不寂寞,雪堂东坡复共住。
昔者同遭盗贼扰,今者定蒙神物护。
使君忘言坐搔首,抖擞衣襟脱巾履。
下帘高枕百吏散,一任江头风断渡。
会思王杜与新诗,梦里相逢得奇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