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骨峥嵘鬓雪新,承平版籍有遗民。
心虽愿继无传学,力不能支已废身。
开卷眼昏如隔雾,拥炉肺渴欲生尘。
老庞亦有儿孙念,付与天公不问人。
面骨峥嵘鬓雪新,承平版籍有遗民。
心虽愿继无传学,力不能支已废身。
开卷眼昏如隔雾,拥炉肺渴欲生尘。
老庞亦有儿孙念,付与天公不问人。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病中排闷》,通过描绘诗人的自我形象和内心感受,展现了他晚年的境况和心态。首句“面骨峥嵘鬓雪新”,刻画出诗人面容憔悴,白发斑驳的形象,暗示了岁月的沧桑。次句“承平版籍有遗民”,表达了他对和平时期但仍作为遗民身份的感慨,流露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心虽愿继无传学,力不能支已废身”两句,揭示了诗人虽然有志于传承学问,但身体衰弱,力不从心,无法再继续学术追求的无奈。接着,“开卷眼昏如隔雾”,写出了病痛使他看书时视线模糊,如同隔着一层迷雾,表达出读书的乐趣此刻已成奢侈。“拥炉肺渴欲生尘”,进一步描绘了病重时的艰难,连取暖都感到肺部干渴,仿佛尘土飞扬。
最后两句“老庞亦有儿孙念,付与天公不问人”,以老庞自比,表达了对子孙后代的挂念,同时也流露出对自身命运的无可奈何,将一切交付给天意,不再过多地向人世间寻求答案,透露出一种超脱而又苍凉的人生感慨。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展现了诗人晚年生活的苦闷与坚韧。
古人不爱名,今人翻爱古。
古迹发潜光,某某争娶数。
参军昔耽游,读书肥之浒。
曾此结崇台,坐卧挥吟麈。
幽赏亦偶然,俊逸播南土。
我来访遗踪,凭眺日正午。
晴云覆莓苔,秋色绘林墅。
盈盈水一湾,脉脉更谁语。
临川事已非,芜城良何苦。
何似此孤台,高标历年所。
登台一长啸,风流如可睹。
陵阳踞佳胜,秋灵互萦绕。
嵯峨文脊峰,丘壑何窈窕。
秋高爽气生,掩映众山小。
望里隔红尘,目送行云杳。
树影丹黄间,蓬壶共缥缈。
唤起翟硎翁,丹台事未了。
当年披鹿裘,应恋秋光皎。
往迹尽苍茫,搔首园林杪。
何当谢公游,村墟尽凭眺。
远携惊人诗,垂碣山门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