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阳踞佳胜,秋灵互萦绕。
嵯峨文脊峰,丘壑何窈窕。
秋高爽气生,掩映众山小。
望里隔红尘,目送行云杳。
树影丹黄间,蓬壶共缥缈。
唤起翟硎翁,丹台事未了。
当年披鹿裘,应恋秋光皎。
往迹尽苍茫,搔首园林杪。
何当谢公游,村墟尽凭眺。
远携惊人诗,垂碣山门表。
陵阳踞佳胜,秋灵互萦绕。
嵯峨文脊峰,丘壑何窈窕。
秋高爽气生,掩映众山小。
望里隔红尘,目送行云杳。
树影丹黄间,蓬壶共缥缈。
唤起翟硎翁,丹台事未了。
当年披鹿裘,应恋秋光皎。
往迹尽苍茫,搔首园林杪。
何当谢公游,村墟尽凭眺。
远携惊人诗,垂碣山门表。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秋日山水画卷。诗人张所勉陪同郡守佟公在陵阳的佳胜之地观赏秋景,以“秋灵互萦绕”开篇,渲染出一种神秘而灵动的氛围。接着,诗人通过“嵯峨文脊峰,丘壑何窈窕”描绘了山峰的峻峭与山谷的幽深,展现出自然景观的雄伟与秀美。
“秋高爽气生,掩映众山小”两句,不仅写出了秋天清爽的气息,也巧妙地将群山衬托得更为渺小,突显出大自然的广阔与壮丽。诗人通过“望里隔红尘,目送行云杳”表达了对远离尘嚣、心灵自由的向往,同时“树影丹黄间,蓬壶共缥缈”则以色彩斑斓的树木和虚无缥缈的蓬莱岛象征着理想与现实的交融。
“唤起翟硎翁,丹台事未了”一句,借古人的故事,表达了对历史文化的追思与传承。诗人想象着与古人对话,探讨未竟之事,体现了对知识与智慧的渴望。最后,“当年披鹿裘,应恋秋光皎”通过回忆古人穿着鹿裘在皎洁的秋光中漫步的情景,进一步深化了对自然美的赞美。
“往迹尽苍茫,搔首园林杪”则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对自然与人文关系的思考。诗人站在园林的顶端,回望过去,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与憧憬。
“何当谢公游,村墟尽凭眺”表达了诗人希望再次与友人一同游览,欣赏乡村风光的愿望。“远携惊人诗,垂碣山门表”则是对美好诗歌的向往,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流传千古,如同刻在石碑上的文字一样,永垂不朽。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日山水之美,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历史、文化和理想的深刻思考与追求,展现了中国传统文人的情怀与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