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宵雨声歇,好月满我屋。
开门四无人,老树立于独。
巡檐不成寐,送影过墙竹。
赏弄情未央,矮屋碍远目。
故山有层台,千里旷游瞩。
主人三年别,坐使万瓦覆。
鹏程本逍遥,蚁穴自羁束。
乾坤有兴废,岂必善者福。
是身且非我,而况土与木。
但听雍门弹,勿效孟尝哭。
中宵雨声歇,好月满我屋。
开门四无人,老树立于独。
巡檐不成寐,送影过墙竹。
赏弄情未央,矮屋碍远目。
故山有层台,千里旷游瞩。
主人三年别,坐使万瓦覆。
鹏程本逍遥,蚁穴自羁束。
乾坤有兴废,岂必善者福。
是身且非我,而况土与木。
但听雍门弹,勿效孟尝哭。
这首宋诗《夜月怀超然故台》由罗公升所作,描绘了诗人深夜独处时的感受。诗的前四句“中宵雨声歇,好月满我屋。开门四无人,老树立于独”描绘了雨后宁静的夜晚,明月洒满小屋,开门却见空无一人,只有老树孤独矗立,营造出一种寂寥的氛围。
接着,“巡檐不成寐,送影过墙竹”表达了诗人难以入眠,只能在屋檐下徘徊,看着月影穿过竹林,流露出淡淡的忧思和怀旧之情。
“赏弄情未央,矮屋碍远目”进一步抒发诗人对远方故山的思念,感叹矮屋限制了他的视野,无法眺望千里之外的故台。
“故山有层台,千里旷游瞩”直接点题,遥想故台所在的高山,表达了对过去自由自在生活的怀念和对远方的向往。
“主人三年别,坐使万瓦覆”感慨时光流逝,主人离别已三年,房屋也因无人打理而显得破败。
“鹏程本逍遥,蚁穴自羁束”运用比喻,表达人生境遇的对比,暗示自己虽然有如大鹏般的志向,却被现实琐事所束缚。
最后两句“乾坤有兴废,岂必善者福。是身且非我,而况土与木”揭示出世间万物兴衰无常,即使是自己,也不过是身外之物,更不必说土地和树木。诗人以听琴自娱,告诫自己不必过于哀伤,应如雍门弹琴般淡然,勿如孟尝君般过度悲泣。
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体现了罗公升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对故人故地的深深怀念。
良时饬徒御,予当远行游。
上堂恋慈亲,入室语好逑。
王臣奉时役,不得顾晨羞。
携手再三叹,出门怅悠悠。
室中四五雏,眷眷何能留。
远期在终岁,忽往增离忧。
离忧安可任,迢遥隔晨参。
蓰蓰双鲤鱼,一浮而一沈。
楚橘不北徙,越禽有南音。
赠子明明镜,可以鉴我心。
四民皆天职,嗟农独苦辛。
所以古哲王,巡省及兹辰。
箫鼓吹豳颂,训迪良谆谆。
东郊土脉动,好鸟鸣芳春。
桑园拂其羽,催耕一何频。
乘时播嘉种,原隰交畇畇。
念兹民所天,珠玉安足珍。
一日苟不作,饥寒将立臻。
勿惜沾体劳,但忧年岁屯。
沾体劳尚可,岁屯伤我民。
忆昔先皇时,端居轸郊闉。
载歌悯农咏,丕扬列祖仁。
禁苑藉千亩,雨旸雩百神。
玉食岂不足,贵令四海均。
九重尚结念,况尔谋其身。
古人有良言,岁计在于寅。
岂伊公家赋,父子亦以亲。
春风正发育,万物皆鲜新。
勉矣东作力,伫看西成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