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济南午日同郭掾郎游龙洞二首·其一》
《济南午日同郭掾郎游龙洞二首·其一》全文
明 / 李胜原   形式: 五言律诗

驻马探龙洞,崎岖石路分。

数家新草舍,十里旧烟村。

更有东山屐,须开北海樽。

神仙此佳境,何必问桃源。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与友人郭掾郎一同探访济南龙洞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风光与人文情感的交融。

首句“驻马探龙洞”,点明了活动地点和目的,即深入探索神秘的龙洞。接着,“崎岖石路分”描绘了通往龙洞的艰难路径,暗示了探险的不易。随后,“数家新草舍,十里旧烟村”两句,由远及近,先是对远处村落的简略描绘,后是接近龙洞时所见的村落景象,新旧并存,既展现了乡村的宁静和谐,也预示着历史的延续与变迁。

“更有东山屐,须开北海樽”两句,运用典故,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美好时光的期待。东山屐,借指登山或游览时所穿的木屐,象征着轻松愉快的旅行;北海樽,则源自《世说新语》中的故事,比喻相聚畅饮的欢乐场景。这两句不仅体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也寄托了对此次游历的美好愿望。

最后,“神仙此佳境,何必问桃源”两句,以神仙之境和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为喻,赞美了龙洞这一自然景观的美妙,同时也表达了对现实生活中美好事物的向往。这里的“神仙”和“桃源”并非实指,而是泛指理想中的美好所在,强调了诗人对眼前景色的赞叹和对生活真谛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龙洞周围环境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友情、自然美景和理想生活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与向往,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作者介绍

李胜原
朝代:明

猜你喜欢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其五十一

春雨溟濛,春云叆叇。

忽然杲日当空,天不能遮,地不能载。

(0)

观音诗·其八

寂照慈威化不同,闻声清净得殊功。

指光远射神龙烛,眉彩修弯帝释弓。

宝器晓凝兰穗露,珠衣秋响桂枝风。

信知万里从人欲,何患周游鬼国中。

(0)

偈颂一百一十七首·其八十

八月十五中秋节,人皆竞赏天边月。

心月孤圆自不知,不涉圆亏光影灭。

马师父子错商量,拂袖便行犹未彻。

诸人还见心月么,急著眼看,重重金屑。

(0)

向侍郎无热轩

勇猛精进过量人,号曰芗林大居士。

住无变易真实处,而常顺行诸佛法。

不作世间颠倒业,成办出世胜方便。

而能于此方便中,幻出难思诸境界。

复于难思境界中,而现种种殊胜事。

华林宝树咸放光,接影连辉相鉴彻。

光色清净如金刚,世间无有能坏者。

又如无热大宝池,四面分流入于海。

是海广大无边际,不出居士一毛孔。

于一毛孔放光明,八万四千同时发。

不劳居士转舌相,只以此光宣妙法。

是法即是此光明,不离是光说此法。

大海毛孔亦复尔,此是芗林无热义。

是义如空不可量,一一包罗世间相。

我今以此无义语,略为居士出只手。

佛子来登无热轩,众宝妙沙开户牖。

(0)

庚午春作·其一

相逢处处说干戈,又报天骄走渡河。

乡国不知音问少,友朋无奈别离多。

杨花漠漠迷春思,芳草萋萋感暮歌。

猿鸟亦移深树隐,野人只在旧烟萝。

(0)

偈颂二百零五首·其九十四

大而无外,小而无内。

合虚空而无欠无馀,混万象而成团成块。

不出不在,不失不坏。我不与物争,物不为我碍。

路逢达道人,不将语默对。

三千界里放光明,双六盘中休喝彩。

(0)
诗词分类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诗人
袁燮 黄燮清 王士禄 贡奎 郑潜 程洵 傅熊湘 陈方恪 李雯 许炯 金兆燕 李符 耿湋 释善珍 陈岩 陆震 瞿士雅 李延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