麾不江分,遮仍尘起,到今谁更珍重。
回首离亭,一握记劳题送。
痛汉苑、宝箧都捐,枉宋殿、草书曾讽。摇动。
料乘鸾仙子,也惊春梦。已作江南骨董。
等顾绣谈笺,坐乖时用。素月流天,剩有圆灵还共。
尽从此、香被蟫销,端不许、墨遭蝇弄。清供。
怆云飞叶下,那年传诵。
麾不江分,遮仍尘起,到今谁更珍重。
回首离亭,一握记劳题送。
痛汉苑、宝箧都捐,枉宋殿、草书曾讽。摇动。
料乘鸾仙子,也惊春梦。已作江南骨董。
等顾绣谈笺,坐乖时用。素月流天,剩有圆灵还共。
尽从此、香被蟫销,端不许、墨遭蝇弄。清供。
怆云飞叶下,那年传诵。
这首《月华清·团扇》由清末近现代初的词人章钰所作,以团扇为题材,描绘了团扇从古至今的变迁与命运,充满了深沉的历史感和文化意味。
开篇“麾不江分,遮仍尘起”,以“麾”字暗示团扇的制作工艺与历史传承,仿佛在说团扇虽历经岁月,但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并未消逝。接着“到今谁更珍重”一句,表达了对团扇价值被忽视的感慨,引出后文对团扇命运的反思。
“回首离亭,一握记劳题送”,回忆起团扇曾经作为礼物传递情感的场景,蕴含着深厚的人情味。接下来“痛汉苑、宝箧都捐,枉宋殿、草书曾讽”几句,通过对比汉宋两朝,展现了团扇从宫廷到民间的流转,以及它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地位变化。
“摇动。料乘鸾仙子,也惊春梦”这一句,将团扇比作乘风飞翔的仙子,生动地描绘了它在历史长河中的飘摇不定,同时也暗示了团扇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已作江南骨董。等顾绣谈笺,坐乖时用”则进一步强调了团扇在现代社会的地位,它虽被视为古董,却不再如往昔般实用,反映了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尴尬处境。
“素月流天,剩有圆灵还共”描绘了月光下的团扇,仿佛与天空中的月亮相呼应,象征着团扇虽小,却能与大自然和谐共存,传达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美感。
最后,“尽从此、香被蟫销,端不许、墨遭蝇弄。清供。怆云飞叶下,那年传诵”表达了对团扇命运的惋惜与感慨,认为它最终只能成为书籍中的插图或展览品,失去了原有的生活气息与情感交流的功能,让人不禁怀念起那些流传于世间的美好故事与记忆。
整首词通过对团扇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其作为艺术品的美学价值,更深刻探讨了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生存状态与价值认同问题,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