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路凝霜白,山村落月纤。
溪头一桥小,烟外数峰尖。
高亩层成级,寒沙软胜盐。
江南风景好,无那旅愁添。
石路凝霜白,山村落月纤。
溪头一桥小,烟外数峰尖。
高亩层成级,寒沙软胜盐。
江南风景好,无那旅愁添。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行走在玉山道中的所见所感,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景色与内心情感的交融。
首联“石路凝霜白,山村落月纤”,开篇即以“凝霜白”和“落月纤”勾勒出清晨时分山间石路上的静谧景象,霜雪覆盖下的石路呈现出一片洁白,而远处山村里悬挂的月光则显得纤细柔和,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宁静的氛围。
颔联“溪头一桥小,烟外数峰尖”,进一步展开画面,溪流边的小桥与远处烟雾缭绕中的几座山峰形成对比,小桥的简朴与山峰的峻峭相映成趣,展现出自然景观的多样性和层次感。
颈联“高亩层成级,寒沙软胜盐”,将视线转向更为广阔的田野,层层叠叠的梯田在寒风中展现出一种坚韧的生命力,而远处的沙地则因寒冷而变得柔软,仿佛比盐还要细腻,这一细节描写赋予了画面以生动的质感。
尾联“江南风景好,无那旅愁添”,诗人由景入情,表达了对江南美景的喜爱之情,但同时也透露出一丝淡淡的旅愁。在欣赏美景的同时,诗人或许也感受到了旅途的孤独与漂泊之感,这种情感的交织使得整首诗更加丰富和深刻。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不仅展现了玉山道中独特的自然风光,还巧妙地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体验,使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波动,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水西云北,记前回同载,高阳伴侣。
一色荷花香十里,偷把秋期频数。
脆管排云,轻桡喷雪,不信催诗雨。
碧筒呼酒,秀笺题遍新句。
谁念病损文园,岁华摇落,事与孤鸿去。
露井邀凉吹短发,梦入蘋洲菱浦。
暗草飞萤,乔枝翻鹊,看月山中住。
一声清唱,醉乡知有仙路。
凯之半痴黠,我来痴更深。
手除一抔土,坐待千亩阴。
三年客东都,高山但鸣琴。
归来见此君,挺挺环苍琛。
居然觉影秽,鬓白况已森。
浮生关朝市,渠用多赢金。
无烦北山移,自濯尘土襟。
茂树独箕踞,清流恣窥临。
蝶游入窈窕,蛇捕寻崎嵚。
鞭鸾叩门谁,乱我风竹音。
能回折腰态,来和支颐吟。
妙香□壑源,慰子千古心。
霜天丽初日,石壁乾馀霖。
相携步林杪,烟中见孤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