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三年,飘流江海,万里烟浪云帆。
故人惊怪,憔悴老青衫。
我自疏狂异趣,君何事、奔走尘凡。
流年尽,穷途坐守,船尾冻相衔。巉巉。
淮浦外,古寺空岩。
步携手林间,层楼翠壁,笑挽攕攕。
莫上孤峰尽处,萦望眼、云海相搀。
家何在,因君问我,归梦绕松杉。
三十三年,飘流江海,万里烟浪云帆。
故人惊怪,憔悴老青衫。
我自疏狂异趣,君何事、奔走尘凡。
流年尽,穷途坐守,船尾冻相衔。巉巉。
淮浦外,古寺空岩。
步携手林间,层楼翠壁,笑挽攕攕。
莫上孤峰尽处,萦望眼、云海相搀。
家何在,因君问我,归梦绕松杉。
这首词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作品,题为《满庭芳·余年十七》。词中描绘了词人从青年时期与友人刘仲达的交往,到中年重逢时的漂泊生涯和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三十三年,飘流江海,万里烟浪云帆",写出了词人多年在外漂泊的艰辛,以及江海之景的壮阔。"憔悴老青衫",形象地刻画了词人因岁月流逝而显得疲惫衰老的形象。
"我自疏狂异趣,君何事、奔走尘凡",表达了词人对自己的放荡不羁性格的自嘲,同时也对友人忙于世俗事务的感慨。"流年尽,穷途坐守,船尾冻相衔",进一步渲染了词人孤独无依的生活状态,以及冬日淮水浅冻的寒冷。
"巉巉。淮浦外,古寺空岩",描绘了淮河边的荒凉景色,古寺空寂,暗示了词人的孤独心境。"莫上孤峰尽处,萦望眼、云海相搀",劝诫友人不必登高远望,以免勾起思乡之情。最后以"家何在,因君问我,归梦绕松杉"收束,直接抒发了对家乡和亲人的深深怀念,梦境中都围绕着松杉,表达了对故乡山水的深深眷恋。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既有对往昔友情的回忆,又有对当下生活的感慨,以及对故乡的无尽思念,展现了苏轼豪放词风中的细腻情感。
曹州城南三日雪,半夜疾风吹石裂。
先生睡美唤不闻,不信衾裯冷如铁。
病妻索火少声韵,稚子哦诗应歌节。
残书向人老可爱,旧剑空在磨先缺。
未能去寻泉石伴,未用深藏狐兔穴。
新正已过今几日,岁事懒复从人说。
长江略无千里梦,故人动有十年别。
相逢一笑又艰阻,所向端坐成痴绝。
城中诸公不相弃,时有妙句扶衰拙。
颇知晴意在明日,泥深不怕车轮折。
便当脱帽过君家,共放南窗看新月。
一杯冻酒君莫辞,预借炎天洗烦热。
斜阳着高柳,环堵半黄昏。
小圃三年旱,荒池一尺浑。
粗知诗有味,宁使妇无裈。
不信晁公子,犹招楚些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