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满庭芳.余年十七。始与刘仲达往来于眉山。今年四十九。相逢于泗上。淮水浅冻。久留郡中。晦日同游南山。话旧感叹。因作满庭芳云》
《满庭芳.余年十七。始与刘仲达往来于眉山。今年四十九。相逢于泗上。淮水浅冻。久留郡中。晦日同游南山。话旧感叹。因作满庭芳云》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词  押[咸]韵

三十三年,飘流江海,万里烟浪云帆。

故人惊怪,憔悴老青衫。

我自疏狂异趣,君何事、奔走尘凡。

流年尽,穷途坐守,船尾冻相衔。巉巉。

淮浦外,古寺空岩。

步携手林间,层楼翠壁,笑挽攕攕。

莫上孤峰尽处,萦望眼、云海相搀。

家何在,因君问我,归梦绕松杉。

(0)
鉴赏

这首词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作品,题为《满庭芳·余年十七》。词中描绘了词人从青年时期与友人刘仲达的交往,到中年重逢时的漂泊生涯和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三十三年,飘流江海,万里烟浪云帆",写出了词人多年在外漂泊的艰辛,以及江海之景的壮阔。"憔悴老青衫",形象地刻画了词人因岁月流逝而显得疲惫衰老的形象。

"我自疏狂异趣,君何事、奔走尘凡",表达了词人对自己的放荡不羁性格的自嘲,同时也对友人忙于世俗事务的感慨。"流年尽,穷途坐守,船尾冻相衔",进一步渲染了词人孤独无依的生活状态,以及冬日淮水浅冻的寒冷。

"巉巉。淮浦外,古寺空岩",描绘了淮河边的荒凉景色,古寺空寂,暗示了词人的孤独心境。"莫上孤峰尽处,萦望眼、云海相搀",劝诫友人不必登高远望,以免勾起思乡之情。最后以"家何在,因君问我,归梦绕松杉"收束,直接抒发了对家乡和亲人的深深怀念,梦境中都围绕着松杉,表达了对故乡山水的深深眷恋。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既有对往昔友情的回忆,又有对当下生活的感慨,以及对故乡的无尽思念,展现了苏轼豪放词风中的细腻情感。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雪夜

曹州城南三日雪,半夜疾风吹石裂。

先生睡美唤不闻,不信衾裯冷如铁。

病妻索火少声韵,稚子哦诗应歌节。

残书向人老可爱,旧剑空在磨先缺。

未能去寻泉石伴,未用深藏狐兔穴。

新正已过今几日,岁事懒复从人说。

长江略无千里梦,故人动有十年别。

相逢一笑又艰阻,所向端坐成痴绝。

城中诸公不相弃,时有妙句扶衰拙。

颇知晴意在明日,泥深不怕车轮折。

便当脱帽过君家,共放南窗看新月。

一杯冻酒君莫辞,预借炎天洗烦热。

(0)

即事戏答季一

斜阳着高柳,环堵半黄昏。

小圃三年旱,荒池一尺浑。

粗知诗有味,宁使妇无裈。

不信晁公子,犹招楚些魂。

(0)

呈愚上人

不能归续侍中貂,遂有声名伴老饶。

万里更行看騕袅,一枝才足赋鹪鹩。

诗囊磈礧君其漫,药裹侵寻我亦聊。

举目云天尽新语,殷勤收寄一牛腰。

(0)

又寄无逸信民

文字撑肠不疗穷,诗来想见左书空。

虽非问道暏狂屈,犹胜遗书访子公。

银杯久拚浮大白,桃花且看舒小红。

记取浮杯无剩语,他年说似马牛风。

(0)

用前韵寄商老

先生昔据道玄峰,咳唾珠玉家为空。

只今江西二三子,可到元和六七公。

双鬓只期他日白,千花犹是去年红。

须君吸尽西江水,不假扶摇万里风。

(0)

席大光邀同赋墨梅花·其六

故园雪树想彫零,却向毫端见典型。

梦破江南愁绝处,前村烟迥雨冥冥。

(0)
诗词分类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诗人
庞德公 刘崧 贾昌朝 黄福 陈文龙 王清惠 聂胜琼 木青 梅之焕 张昪 蔡薿 黎培敬 吴迈远 刘铉 毕士安 季芝昌 陈康伯 裴休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