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下萧然人似鹤,剡藤蒙密作幽栖。
高眠可当梅花帐,深掩难容燕子泥。
窗牖透明云影薄,屋梁生白月痕低。
新诗不用裁成卷,客到时教就壁题。
林下萧然人似鹤,剡藤蒙密作幽栖。
高眠可当梅花帐,深掩难容燕子泥。
窗牖透明云影薄,屋梁生白月痕低。
新诗不用裁成卷,客到时教就壁题。
此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竹林中的生活情景,充满了宁静与淡泊的氛围。首句“林下萧然人似鹤”以鹤喻人,形象地展现了隐士超凡脱俗的形象,同时也暗示了环境的清幽与静谧。接下来,“剡藤蒙密作幽栖”,以剡藤(一种制作纸张的材料)象征隐居的生活,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隐秘与自然。
“高眠可当梅花帐,深掩难容燕子泥”两句,通过对比高枕而眠与梅花帐的相似性,以及深闭门户难以让燕子停留的场景,既表现了隐士生活的闲适与自足,也暗含了对外界纷扰的隔绝。接着,“窗牖透明云影薄,屋梁生白月痕低”描绘了室内光线透过窗户,云影轻薄,月光洒在屋梁上,留下淡淡的痕迹,营造出一种清冷而静美的夜晚景象。
最后,“新诗不用裁成卷,客到时教就壁题”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创作和交流的自由态度,即使新作还未整理成册,但客人来访时,便可以即兴题壁,体现了诗人与自然、与访客之间和谐共处的境界。整首诗通过对隐居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独特审美情趣。
仲春玄鸟至,翩翩升我堂。
堂中何所有,黄金玳瑁梁。
冠带并陆离,丝竹纷浩倡。
卷衣左右史,设乐东西厢。
东厢吟龙笛,西厢吹凤笙。
席前两少女,弹弦奏清商。
游尘倏飞洒,轻翰故回翔。
心志俱腾悦,下上相和鸣。
华屋虽云美,四序变温凉。
吴宫既已熸,汉殿又已倾。
爰居辟鼓钟,高举而远行。
栖栖何为者,忧患一朝忘。
白日不可留,当歌及春阳。
五音兮繁会,百物以阜昌。
抚兹盛明运,抱彼沦落伤。
卫贤慨秉翟,周士欣执簧。
欣慨岂殊途,浮沈各异乡。
丈人且安坐,为君陈乐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