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半雨忽止,老夫心顿宽。
最怜儿女弱,难受雪霜寒。
泽国无来棹,台城有去鞍。
西村归未卜,此日敢求安。
夜半雨忽止,老夫心顿宽。
最怜儿女弱,难受雪霜寒。
泽国无来棹,台城有去鞍。
西村归未卜,此日敢求安。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夜内心的平静与关切。开篇“夜半雨忽止”,描写了深夜里突如其来的雨停歇,给人带来一种意料之外的宁静。紧接着,“老夫心顿宽”表达了诗人的内心因此而得到释放和舒缓,是对外界自然变化的一种感应。
在“最怜儿女弱,难受雪霜寒”这两句中,诗人表达了对于家中年幼子女的担忧,他们柔弱不堪,难以承受严冬的苦寒。这种关切体现了诗人的家庭责任感和深厚的父母之情。
“泽国无来棹,台城有去鞍”两句,则是对外部世界的一种描写。“泽国”与“台城”可能指的是某个地方或某个特定的环境,“无来棹”暗示着这个地方似乎已不再适合居住,而“有去鞍”则预示着诗人准备离开这个地方。这里的意象丰富,反映了诗人对于周遭环境变化的一种感受。
最后,“西村归未卜,此日敢求安”表达了诗人希望能够平安无事地返回故乡的愿望。“西村”可能是诗人心中的理想居所,而“归未卜”则意味着归途还未确定,“此日敢求安”则是对和平安宁的一种渴望。
整首诗通过对夜雨、家中子女、外部世界变化以及个人归乡愿望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波动与平静,以及对于自然环境和家庭责任的深刻感悟。
快花前樽满,十里笙箫,画船来去。
追数流光,叹年年征旅。
雁塞蛟宫,越旗江火,隔对床风雨。
乱后重逢,篝灯如梦,客怀难语。
散骑身强,士龙名重,天海行藏,肯同绕絮。
舞槊征歌,笑绛樊何处。
去国雄姿,凭高青眼,渐斗横银浦。
白首相看,丹霄过我,更拈吟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