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哀枕上泪成冰,哭入长更不忍听。
子母同眠犹较可,阿婆独宿更零丁。
哀哀枕上泪成冰,哭入长更不忍听。
子母同眠犹较可,阿婆独宿更零丁。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悲惨的家庭境况,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贫苦家庭中母子分离的痛苦与孤独。
首句“哀哀枕上泪成冰”,以“哀哀”二字开篇,直接点出了主人公内心的悲痛,仿佛泪水在枕边凝结成了冰,形象地表达了情感的沉重与凝固。接着,“哭入长更不忍听”一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悲痛的情绪,夜晚的长更(深夜)本已寂静,却因这无尽的哭泣而更加难以忍受,暗示了主人公无法摆脱的痛苦。
“子母同眠犹较可”,这句话在对比中透露出一丝安慰,即使母子共眠也比母子分离要好一些。然而,紧接着的“阿婆独宿更零丁”则将这种安慰瞬间瓦解,将画面转向了更为凄凉的场景——一位老妇人独自度过长夜,其孤独与无助之情跃然纸上,令人动容。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细节描写,深刻地揭示了贫困带来的家庭破碎和社会不公,以及其中人物内心深处的痛苦与无奈。语言简洁有力,情感真挚动人,让人不禁为诗中的角色感到同情与心酸。
琼树枝新梅蕊迸,与君携手清溪问。
旧时狎客歌舞场,何似诗人风雪径。
溪边杰阁高崚层,左右华屋连飞甍。
依稀王谢鸣珂里,彷佛秦筝云母屏。
古来繁华各衰歇,只有不磨惟璧月。
小船何处载愁来,哀怨一声吹笛裂。
桃李多芳妍,开落如春风。
托身终自天,花不百日红。
残月望朝日,各自相西东。
为君整仪容,照水不照镜。
为君进甘旨,君视肉有堇。
悲歌欲感君,声若君不闻。
金玉徒结君,君看若浮云。
父母长叹息,谓儿好容德。
脂泽固不妍,珠翠亦无色。
娉婷艳阳春,自丑不自惜。
君心河汉流,为雨不复收。
妾心东流水,赴海终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