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轫名山三十年,每逢佳处一悠然。
独于此地欠行迹,始信兹游亦属天。
坛记旧模唐刺史,句题今诵两诗仙。
和篇末至夫何敢,势似求鱼乃木缘。
发轫名山三十年,每逢佳处一悠然。
独于此地欠行迹,始信兹游亦属天。
坛记旧模唐刺史,句题今诵两诗仙。
和篇末至夫何敢,势似求鱼乃木缘。
这首宋代赵蕃的《赣州出示马提刑留题麻姑山次韵》描绘了诗人对麻姑山的深深感慨与游历的缘分。首句“发轫名山三十年”,表达了诗人长久以来对名山的向往与追寻,而“每逢佳处一悠然”则体现了他在游览中所体验到的闲适与乐趣。接着,“独于此地欠行迹”流露出诗人对麻姑山的独特情感,他觉得自己在此地尚无明显的足迹,暗示着此处的隐秘与未被充分探索。
“始信兹游亦属天”进一步强调了这次游历仿佛是上天安排,带有某种神秘的意味。诗人提及“坛记旧模唐刺史,句题今诵两诗仙”,表明麻姑山曾有唐代刺史的遗迹,并且留下了两位诗仙的诗句,增添了历史文化的厚重感。
最后两句“和篇末至夫何敢,势似求鱼乃木缘”表达了诗人谦逊的态度,他不敢轻易模仿前人佳作,认为自己的和篇只是顺势而为,如同钓鱼时借助木头而非金钩,寓言自己在创作上的谨慎与自然。整首诗通过个人游历的叙述,展现了诗人对山水人文的热爱和对艺术创作的敬畏。
几欲归休反服初,契论今昔更怜渠。
非关造物相料理,自是吾侪计阔疏。
似我端宜吏刀笔,如君久合召严徐。
胡然更作丁宁语,道所经行觅细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