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杂曲歌辞.昔昔盐.风月守空闺》
《杂曲歌辞.昔昔盐.风月守空闺》全文
唐 / 赵嘏   形式: 乐府曲辞  押[东]韵

良人犹远戍,耿耿夜闺空。

绣户流宵月,罗帷坐晓风。

魂飞沙帐北,肠断玉关中。

尚自无消息,锦衾那得同。

(0)
注释
良人:丈夫。
犹:仍然。
耿耿:形容心情不宁或思绪万千。
闺空:闺房空寂。
绣户:装饰有刺绣的门窗。
流宵月:流动的夜月光。
罗帷:丝织的帷幔。
坐晓风:坐着感受早晨的凉风。
魂飞:心灵飞翔。
沙帐北:北方的沙漠军帐。
肠断:形容极度悲伤。
玉关中:玉门关,古代边关。
尚自:仍然。
消息:音信。
锦衾:华丽的被子。
那得同:怎能一起。
翻译
丈夫还在远方戍守,闺房夜晚空荡荡。
绣花的门户映照着夜晚的月光,罗帐内坐着感受拂晓的微风。
心随灵魂飞向北方的沙漠军帐,肠断在遥远的玉门关中。
仍然没有他的任何音讯,怎能共盖一床锦被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远离家乡的游子对于故土的深切思念之情。开篇“良人犹远戍,耿耿夜闺空”表达了游子的孤独与寂寞,他渴望着那遥远的地方和亲人的温暖。接着,“绣户流宵月,罗帷坐晓风”则是对月光和晨风的描写,通过这些自然景象来强化他的思乡之情。

诗中“魂飞沙帐北,肠断玉关中”一句,更是将游子的思念之情推向了高潮。这里的“沙帐北”指的是边塞的军营,而“玉关中”则是遥远的地方,这两处地点的提及,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内心深处的痛苦和对故乡的无尽思念。

最后,“尚自无消息,锦衾那得同”表达了游子对于未来的不确定性,以及他对家人的思念之深。这里的“锦衾”意指的是温暖的被褥,诗人通过这个物象来比喻自己渴望与亲人共享温馨的生活,但现实中却无法做到,因此更增添了几分悲凉。

总体来说,这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通过对夜晚静寂、月光和晨风的描绘,以及对远方军营与玉门关的想象,将游子的孤独和思念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作者介绍
赵嘏

赵嘏
朝代:唐   字:承佑   籍贯:楚州山阳(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   生辰:约806年——约853年

赵嘏,字承佑,楚州山阳(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人,唐代诗人。约生于宪宗元和元年(806).年轻时四处游历,大和七年预省试进士下第,留寓长安多年,出入豪门以干功名,其间似曾远去岭表当了几年幕府。后回江东,家于润州(今镇江).会昌四年进士及第,一年后东归。会昌末或大中初复往长安,入仕为渭南尉。约宣宗大中六、七年(852、853)卒于任上。
猜你喜欢

驻马听

人都道四者难并。也由在人心。烦恼欢喜元无定。

奸峭底自能称停。你待前面怎那,且随任咱分。

自家有后自未奔。枉劳人方寸。眼前推辞怎。

那知他人也心闷。

(0)

次瞿塘寄呈杨帅

转柁边楼隔夕阳,竹枝歌断送飞航。

敢同计事追韩信,每辱扬鞭问葛彊。

雁影入江三峡冷,猿音呼月五更长。

功名岁晚貂裘弊,归鬓应怜已点霜。

(0)

纸衾三首·其一

碎捣霜藤月下砧,清泉泻出簟纹匀。

老翁采药归来晚,剪得山南半段云。

(0)

次韵丁簿杂兴·其五

祥凤鸣高梧,■鴳伏短篱。人行谨所趋,畏途或平逵。

如饮钵中水,冷暖能自知。

我愿歌考槃,侯遇亦未迟。

(0)

满庭芳.寿金黄州

云梦南来,岷嶓东会,楼前天水苍茫。

黄州太守,万里作金汤。

淮上烟尘初敛,仍安集、耕陇渔乡。

须知道,纶巾羽扇,不独数周郎。

生朝,遥想处,雪消赤壁,春动黄冈。

有新翻杨柳,细抹丝簧。

竹外一枝更好,应回首、清浅池塘。

看看也,天边凤诏,归侍赭袍光。

(0)

昌化县西广福寺前岭上有古松一株甚奇每过其下徘徊不能去今夏五月过之始赋一绝

虎攫龙跧数百秋,滩声长绕半天流。

老僧不与人间事,独立门前一点头。

(0)
诗词分类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诗人
胡则 叶衡 许询 彭启丰 郑谦 刘统勋 徐贤妃 吕公著 萧翼 任华 伯夷 崔旭 张建封 陈敬宗 联元 刘皂 李从周 张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