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无题十首·其五》
《无题十首·其五》全文
唐 / 唐彦谦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谁知别易会应难,目断青鸾信渺漫。

情似蓝桥桥下水,年来流恨几时乾。

(0)
翻译
谁能想到离别容易重逢却艰难,目光追寻着青鸾的身影,信息却遥远而渺茫。
情感就像蓝桥下的流水,年复一年,积累的遗憾何时才能消散。
注释
谁知:表示出乎意料。
别易:轻易的分别。
会应难:重逢却很难。
目断:目光望到尽头。
青鸾:古代神话中的神鸟,象征着远方的书信使者。
信渺漫:信息遥远而渺茫。
情似:情感如同。
蓝桥:著名的爱情故事蓝桥,此处比喻深情。
桥下水:流水不断比喻情感的持久。
流恨:积累的遗憾。
几时乾:何时能消散。
鉴赏

这是一首表达离别之苦和相思之情的诗句,作者以深沉的情感和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对远方所思之人的渴望与哀愁。首句“谁知别易会应难”,表明别离容易而重逢却艰难,透露出一种无奈和悲凉。紧接着,“目断青鸾信渺漫”则通过目送信使的形象,传达了信息不通、相思无益的痛苦。

“情似蓝桥桥下水”,这句用蓝桥之水比喻情感的深长和连绵不绝,既有水流不断的意境,也隐含着时间的流逝和情感的积淀。最后,“年来流恨几时乾”则表达了随着岁月的流失,愈发无法释怀的哀伤。

整体而言,这首诗运用典雅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将离别之痛与相思之苦表达得淋漓尽致。

作者介绍
唐彦谦

唐彦谦
朝代:唐   号:鹿门先生   籍贯:并州晋阳(今山西省太原市)   生辰:?~893

唐彦谦(?~893)字茂业,号鹿门先生,并州晋阳(今山西省太原市)人。咸通末年上京考试,结果十余年不中,一说咸通二年(861)中进士。乾符末年,兵乱,避地汉南。中和中期,王重荣镇守河中,聘为从事,累迁节度副使,晋、绛二州刺史。光启三年(887),王重荣因兵变遇害,他被责贬汉中掾曹。杨守亮镇守兴元(今陕西省汉中市)时,担任判官。官至兴元(今陕西省汉中市)节度副使、阆州(今四川省阆中市)、壁州(今四川省通江县)刺史。晚年隐居鹿门山,专事著述。 昭宗景福二年(893)卒于汉中。 
猜你喜欢

天香

几点疏星,一痕淡月,照人永夜无寐。

香烬慵添,愁来不断,刬地西风又起。

当时情事,有窗外、鹦哥能记。

翠袖空余绀唾,红绡尚凝清泪。凭教画栏遍倚。

奈望中、长安迢递。但见长河如练,远山如髻。

何限云情雨意,引渺渺予怀向天际。

待续前欢,除非梦里。

(0)

和子羽夜至红桥所居·其一

桂轮斜落粉楼空,漏水丁丁烛影红。

露湿暗香珠翠冷,赤栏桥上待归鸿。

(0)

雨中怀黄叶老人

不断黄梅雨,知师反得闲。

孤眠听鸣溜,孰谓非深山。

苔色渐逾槛,溪光欲浸关。

爨烟厌空寂,一去便忘还。

(0)

山居诗·其三

屋后山疏秀,门前水清浅。

朝来何处风,吹落浮云片。

(0)

贺九岭晚归

半月足未出,空林叶渐稀。

偶随秋草去,便趁晚云归。

路逼沙穿履,松明影照衣。

行行转山峡,已见竹间扉。

(0)

绀圃即事

小居在旷野,寂无尘俗想。

疏钟深夜闻,六根泻清响。

昼读天竺书,幽窗思忽晃。

犬吠桃花阴,麦浪人来往。

最爱晚雨晴,空林返照爽。

(0)
诗词分类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诗人
李贽 刘永济 张居正 阮籍 罗邺 刘学箕 袁枚 汪懋麟 崔致远 蔡松年 吴存 徐釚 傅察 龚翔麟 张乔 魏学洢 李若水 张伯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