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氏春秋一百一,儿女年皆过七十。
一门慈孝更雍愉,四老真堪入画图。
长官申闻太守喜,召至阶庭加盛礼。
老莱綵服作儿啼,今视古人更过之。
老莱一身娱戏耳,况有三儿奉甘旨。
人言潭俗不古如,君看此事天下无。
一门高寿何由得,慈孝之人天所惜。
我愿湘民胥效之,从此九州皆寿域。
陈氏春秋一百一,儿女年皆过七十。
一门慈孝更雍愉,四老真堪入画图。
长官申闻太守喜,召至阶庭加盛礼。
老莱綵服作儿啼,今视古人更过之。
老莱一身娱戏耳,况有三儿奉甘旨。
人言潭俗不古如,君看此事天下无。
一门高寿何由得,慈孝之人天所惜。
我愿湘民胥效之,从此九州皆寿域。
这首诗描绘了一户陈姓人家的温馨景象,诗中主人公一家皆已年逾七十,却依然保持着浓厚的慈孝之情,家庭氛围和睦愉快,如同一幅和谐的画面。当地官员听说此事后,深感欣喜,将他们请到官府予以隆重的礼遇。诗人以老莱子彩衣娱亲的典故来赞美这对母子,指出他们的行为超越了古人,展现出淳朴的孝道。诗人认为,长沙地区的风俗虽然看似不古,但这家人的事迹实属罕见,是天下少有的。他希望湘地的百姓都能效仿他们,从而使得整个九州都成为长寿的乐土。此诗赞扬了家庭和睦、孝道为先的价值观,体现了宋代士大夫对社会道德风尚的倡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