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流惊湍,朱明骤回薄。
不忍看秋蓬,飘扬竟何托。
光风灭兰蕙,白露洒葵藿。
美人不我期,草木日零落。
青春流惊湍,朱明骤回薄。
不忍看秋蓬,飘扬竟何托。
光风灭兰蕙,白露洒葵藿。
美人不我期,草木日零落。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古风(其五十二)》。从鉴赏角度来看,诗中的意境和语言都极具特色。
"青春流惊湍,朱明骤回薄" 这两句通过对比鲜明的色彩和迅速变化的情景,描绘出年轻时光易逝、生命如同溪水般流逝的感慨。"青春"象征着生机勃勃的青年时代,而"惊湍"则暗示了时间飞逝带来的震惊和无奈;"朱明"指的是红日,"骤回薄"则表达了光阴似箭,转瞬即逝。
"不忍看秋蓬,飘扬竟何托" 这两句通过对秋天蓬草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于流年易逝和无常命运的哀伤。秋蓬飘零,无处依托,象征着生命的脆弱和孤独。
"光风灭兰蕙,白露洒葵藿" 这两句则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兰蕙和葵藿都是香草,但在秋天的清风和白露中变得无足轻重,不再芬芳,这也许象征着诗人对于自己才华不被赏识的悲哀。
"美人不我期,草木日零落" 最后两句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无法持久、个人抱负和希望不能实现的无奈。诗中的"美人"并非直接指代某个具体人物,而是诗人心目中理想化的对象或情感寄托;"不我期"则暗示了期待落空,美好事物与自己渐行渐远;"草木日零落"则是在强调时间流逝带来的变化和毁灭。
整首诗通过对青春易逝、自然景象的描写以及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李白特有的豪放风格和深沉的情感。诗中充满了对生命无常的哀叹,以及个人才华难以施展的悲哀。
我心不转本非石,世路爬沙任退尺。
杯酒高怀独未忘,只有三万六千日。
原宪虽贫亦非穷,石发溪毛放箸空。
已遣寸毫饱风月,安得高堂列鼎钟。
明朝莫怕山如削,夹路花香破酒恶。
世间得失竞鸡虫,一笑危岑天地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