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秦系》
《送秦系》全文
唐 / 戴叔伦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五都来往无旧业,一代公卿尽故人。

不肯低头受羁束,远师溪上拂缨尘。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qín
táng / dàishūlún

dōuláiwǎngjiùdàigōngqīngjìnrén

kěntóushòushùyuǎnshīshàngyīngchén

注释
五都:古代五个大都市,指长安、洛阳、许昌、邺城和江陵。
旧业:长久的产业或职业。
一代:一代人,这里指过去的显赫人物。
公卿:古代高级官员,如丞相、尚书等。
尽:全部是。
故人:老朋友。
不肯:不愿意。
低头:屈服或妥协。
受羁束:接受束缚或限制。
远师:效仿远方的榜样。
溪上:溪边。
拂缨尘:拂去官帽上的灰尘,象征摆脱世俗尘埃。
翻译
在五个大都市之间穿梭,没有长久的产业,
那些曾经的公卿显贵,如今都成了老朋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不愿意屈服于世俗羁绊的文人形象。"五都来往无旧业"表明诗人在仕途上游历了多个地方,但并没有固定的职守和成就。这反映出诗人对于传统仕途生涯的不满与超脱。而"一代公卿尽故人"则透露出诗人对那些已成为过去的人物的怀念,这些人物可能是曾经的同僚、朋友或贵族。

"不肯低头受羁束"明确了诗人的个性和立场,他拒绝向权力低头,拒绝被世俗的规矩所束缚。这是一种对个人自由和尊严的坚守。"远师溪上拂缨尘"中的"远师"可能是指诗人对于古代圣贤或高洁之士的追求和向往,而"溪上拂缨尘"则是在描绘一种超然物外、不染尘俗的情景。这里的"缨尘"象征着世间的纷争与污浊,诗人希望远离这些,保持心灵的清净。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衬的手法,塑造了一位追求精神独立和高洁理想的诗人形象。这不仅是对个人的写照,也是对当时社会和文化的一种批判。

作者介绍
戴叔伦

戴叔伦
朝代:唐   字:幼公(一作次公)   籍贯:润州金坛(今属江苏)   生辰:732—789

戴叔伦(732—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常州)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 
猜你喜欢

木兰花慢.听姜惠甫摘阮

羡黄台公子,能办此、淡中清。

看璧月当胸,松风应手,一洗秦筝。

都来四条弦上,有几家乐府几般声。

秋水孤鸣老雁,春风百啭娇莺。嫩凉窗户酒初醒。

特地为渠听。写江南江北,无穷意思,字字分明。

悠扬博山烟底,把满怀幽恨一时平。

长记曲终时候,钱塘暮雨潮生。

(0)

忆馀杭.嘉禾八景·其四春波烟雨

一掌春波,矗矗鹾帆闹如市,昔年烟雨最高楼。

几度暮云收。三贤古迹通岐路。窣堵玲珑插濠罟。

荷花袅袅间菰蒲。依约小西湖。

(0)

照武西塔山报恩寺

山椒敞禅扃,幽欣失微倦。

密林稍深沈,新笋亦葱茜。

磴折迎空香,台虚得清啭。

芸芸趋前尘,往往遗胜践。

始知佛力弘,能使地灵见。

市声俯一席,山色照三面。

郡小览易穷,兴高赏难遍。

微生谅何缘,周流散遐眷。

(0)

和韵简天则上人

凉风袅袅晚秋天,潮落双门缆客船。

九陌黄尘蓬鬓底,一篱香露菊花边。

故乡鲈鲙牵归思,近砌蛩声搅夜眠。

不道分携成远别,几时林下细谈禅。

(0)

蝶恋花

净洗胭脂轻扫黛。斗草亭边,自拗梨花戴。

一段心情空自爱。风流那得时常在。

屈指春光归已快。不掩珠帘,又恐东风怪。

花影低将新月碍。小阑干外深深拜。

(0)

鹦鹉曲

朱颜绿鬓难留住。调弄了几拙讷的儿父。

算光阴咫尺风波,恍着暮晴朝雨。

怎禁他地久天长,睚不过暗来明去。

望桃源雾杳烟迷,梦觉也玉人那处。

(0)
诗词分类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诗人
窦庠 毛伯温 阎尔梅 刘叉 陈谏 李格非 刘光祖 崔融 呼文如 陈耆卿 曹端 陆树声 吕蒙正 辅广 高珩 董思恭 吴锡麒 宋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