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都来往无旧业,一代公卿尽故人。
不肯低头受羁束,远师溪上拂缨尘。
五都来往无旧业,一代公卿尽故人。
不肯低头受羁束,远师溪上拂缨尘。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不愿意屈服于世俗羁绊的文人形象。"五都来往无旧业"表明诗人在仕途上游历了多个地方,但并没有固定的职守和成就。这反映出诗人对于传统仕途生涯的不满与超脱。而"一代公卿尽故人"则透露出诗人对那些已成为过去的人物的怀念,这些人物可能是曾经的同僚、朋友或贵族。
"不肯低头受羁束"明确了诗人的个性和立场,他拒绝向权力低头,拒绝被世俗的规矩所束缚。这是一种对个人自由和尊严的坚守。"远师溪上拂缨尘"中的"远师"可能是指诗人对于古代圣贤或高洁之士的追求和向往,而"溪上拂缨尘"则是在描绘一种超然物外、不染尘俗的情景。这里的"缨尘"象征着世间的纷争与污浊,诗人希望远离这些,保持心灵的清净。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衬的手法,塑造了一位追求精神独立和高洁理想的诗人形象。这不仅是对个人的写照,也是对当时社会和文化的一种批判。
羡黄台公子,能办此、淡中清。
看璧月当胸,松风应手,一洗秦筝。
都来四条弦上,有几家乐府几般声。
秋水孤鸣老雁,春风百啭娇莺。嫩凉窗户酒初醒。
特地为渠听。写江南江北,无穷意思,字字分明。
悠扬博山烟底,把满怀幽恨一时平。
长记曲终时候,钱塘暮雨潮生。
山椒敞禅扃,幽欣失微倦。
密林稍深沈,新笋亦葱茜。
磴折迎空香,台虚得清啭。
芸芸趋前尘,往往遗胜践。
始知佛力弘,能使地灵见。
市声俯一席,山色照三面。
郡小览易穷,兴高赏难遍。
微生谅何缘,周流散遐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