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风扣群木,岩霜凋百草。
借问月中人,安得长不老。
朔风扣群木,岩霜凋百草。
借问月中人,安得长不老。
此诗描绘了一幅深冬的萧瑟图景,朔风(北方的寒风)吹拂着树木,岩石上的霜冻使得百草凋零。这是一种典型的中国古代诗人在面对自然界的严酷时,内心所产生的一种超脱尘世、追求永恒的渴望。借问月中人,这里指的是神话中的月宫里的人,他们不受凡间时光的影响,故而“安得长不老”。这既是对自然界之美的赞叹,也是一种诗人对于生命有限和时间流逝的无奈与向往。
诗中通过朔风、岩霜等意象展现了冬天的肃杀,而借问月中的仙人,则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永恒不老的美好愿景。这样的写法既表现了作者对自然界的深刻观察,也体现了诗人的哲思和情感世界。此外,诗句中“扣”、“凋”等字眼使用得当,形象生动,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
春风晨驾木兰桡,十里平湖正落潮。
万壑霞光灵隐近,千峰晴色净慈遥。
参差玉佩萦朱陌,错落金钿照画桥。
惆怅美人期未得,一筇何处问岧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