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都会所,长洲有旧名。
西流控岷蜀,东泛迩蓬瀛。
未睹纤罗动,先听远涛声。
空濛云色晦,浃垒浪华生。
欲知暮雨歇,当观飞旆轻。
大江都会所,长洲有旧名。
西流控岷蜀,东泛迩蓬瀛。
未睹纤罗动,先听远涛声。
空濛云色晦,浃垒浪华生。
欲知暮雨歇,当观飞旆轻。
这首诗描绘了长江的壮丽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江水的流动与波涛的声响,以及云雾与浪花的交织。开篇“大江都会所,长洲有旧名”点明了长江作为交通枢纽的重要地位,以及其历史悠久的文化积淀。接着,“西流控岷蜀,东泛迩蓬瀛”则通过空间的延展,描绘了长江从西部的岷山、蜀地流向东部直至近海的广阔图景。
“未睹纤罗动,先听远涛声”一句,巧妙地将视觉与听觉相结合,不仅展现了江面的平静与动态,更赋予了读者丰富的想象空间。随后,“空濛云色晦,浃垒浪华生”进一步渲染了江面上云雾缭绕、浪花翻腾的景象,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立体。
最后,“欲知暮雨歇,当观飞旆轻”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对自然景象变化的敏感观察,暗示了随着雨势减弱,江面上的风帆会逐渐轻盈,预示着天气即将转好,充满了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整体而言,此诗通过对长江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同时也体现了其高超的艺术表现力。
贵溪之山凌紫虚,一双彩凤山中居。
呼吸三气吞华腴,翱翔千仞超尘污。
从教沧海成丘墟,雄鸣雌应长康娱。
孕秀还生瑞世雏,九苞文彩春华敷。
朝阳碧梧千万株,春风满地阴扶疏。
凤雏高飞栖碧梧,长鸣喜听谐笙竽。
好音终始期不渝,唤回四海为唐虞。
双凤之心当益愉,遐龄应与乾坤俱。
望军都兮穹窿。雄关峙兮居庸。苍翠兮蒙茸。
纷苒苒兮凌风。城巍巍兮两山。临玉塞兮跨高寒。
车辚辚兮结驷,风萧萧兮木叶殷。淙悬崖兮珊珊。
恍鸣琴兮清弹。闻仙人兮昔降,遗玉枕兮不刊。
召韩生兮肃之,乃顾余兮一粲。
驾黄鹄兮高飞翔,薄层云兮入霄汉。
皇风畅兮八极。荡胡尘兮灭熄。
邀浮丘兮赋诗,歌四海兮宁一。
名家见说十年前,冠盖欣同锦绣筵。
帝里九重瞻汉阙,客乡千里乐尧天。
香浮磁瓮春倾醴,火热山庖晓斫鲜。
醉后谁传砂法秘,振衣欲去且留连。
昔卧香炉顶,□观山海图。
东游拟拂华盖云,下瞰弱水窥蓬壶。
天公有目,何不在天,世传寄在兹山颠。
两泓碧水涵霜镜,炯如双曈落天边。
天高听卑,视亦宜然。
云有十二清虚之洞府,珠宫贝阙不可睹。
灵风飒飒卷飞雨,危石深林人上苦。
盘涡转毂若雪山,青天际际响天鼓。
龙藏其中是耶非,但见神鱼作人舞。
慎勿戏之逢彼怒,顷刻滂沱泪下土。
前年南昌仙,邀我望山雪。
神宫玉女待我来,欲往从之路超越。
若人有仙骨,居与洞府邻。
双童耕云种瑶草,石田自熟无冬春。
卧处烟霞飞枕席,醉里山花落酒巾。
松风萝月朝复暮,坐见麻姑白发新。
我欲驾白鹿,共子攀云岑。
请天开两目,照我一片冰雪之清心。
但恐此目不司视,如星有箕斗,不可簸与斟。
且复临泽漱金碧,听我长歌金石音。
不然倒却池中水,酿作百斛之春酒,共君酣醉卧云林。
洪崖举手或相接,更结丹梯千万寻。
《寄题天目山房歌》【元·张羽】昔卧香炉顶,□观山海图。东游拟拂华盖云,下瞰弱水窥蓬壶。天公有目,何不在天,世传寄在兹山颠。两泓碧水涵霜镜,炯如双曈落天边。天高听卑,视亦宜然。云有十二清虚之洞府,珠宫贝阙不可睹。灵风飒飒卷飞雨,危石深林人上苦。盘涡转毂若雪山,青天际际响天鼓。龙藏其中是耶非,但见神鱼作人舞。慎勿戏之逢彼怒,顷刻滂沱泪下土。前年南昌仙,邀我望山雪。神宫玉女待我来,欲往从之路超越。若人有仙骨,居与洞府邻。双童耕云种瑶草,石田自熟无冬春。卧处烟霞飞枕席,醉里山花落酒巾。松风萝月朝复暮,坐见麻姑白发新。我欲驾白鹿,共子攀云岑。请天开两目,照我一片冰雪之清心。但恐此目不司视,如星有箕斗,不可簸与斟。且复临泽漱金碧,听我长歌金石音。不然倒却池中水,酿作百斛之春酒,共君酣醉卧云林。洪崖举手或相接,更结丹梯千万寻。
https://shici.929r.com/shici/mVFG7jy5.html